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季节性饥荒条件下农业起源问题研究      ★★★ 【字体: 】  
季节性饥荒条件下农业起源问题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6:26   点击数:[]    

足,以致度日如年,痛苦万分。[4](P54)因此,如何保证经常性的食物供应成为原始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关切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食物短缺状态下远古人群采取两种迁徙模式

食物短缺对原始农业的发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会直接导致农业发生。饥饿降临后古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目的是想方设法获取食物而不是考虑如何生产食物,选择迁徙觅食远比从事驯养驯化动植物简便可行。所以,远古人类采取了迁徙觅食的方式以解决普遍遭遇的食物短缺问题,根据他们迁徙活动的范围可以把迁徙活动划分为两种模式——远距离迁徙和近距离迁徙。

季节性饥荒条件下的迁徙活动范围有限,属于近距离迁徙模式,主要围绕居住地而向周边地带扩散。季节性饥荒迫使古人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迁徙移居,在人类学研究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迁徙证据。[3]美国考古学者博塞洛普(Ester Boserup)和马克·科恩(Mark N. Cohen)研究远古人群生活时指出,在食物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原始人群开始迁徙活动,以寻求新的食物来源。[4]民族学的材料表明,采集狩猎者经常性的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以捕食驯鹿为生的爱斯基摩人根据驯鹿移动的季节性规律进行迁徙和狩猎,[5](P8)居住在澳洲东南的塔斯马尼亚人在一定的迁徙区从事采集狩猎活动,[6](P125)马来西亚半岛的塞芒人则频繁迁徙,在一个地方停留不到三天时间,就另搬别处,寻找野兽及果实。[6](P159)

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古人类也有可能走上远距离迁徙的道路,迁徙活动的范围可能更大。大概在距今180万年的时候世界性的气候变冷导致的人类生活环境恶化,非洲大陆气候寒冷干旱,草原扩张。[7]远古人类获取食物更加艰难,于是从非洲迁徙到东亚和欧洲地区,[7]后来在晚更新世又由中低纬度生活区扩展到高纬度地区。[8]类似的情况在一些小动物的历史上也有反映,如起源于西伯利亚的无根田鼠(Microtus Allophiomys)在220万年前已经存在于这一地区,直到距今180万年的时候才扩散到欧亚和北美大陆等地。[9](P162)距今90万年的时候全球气候又一次变冷,世界各地的冰川发育盛极一时,欧洲的哺乳动物群发生消长剧变,维拉方动物群被克罗默尔动物群所取代,中国大陆三种泥河湾期的典型动物——丽牛、埃楚斯坎熊和爪兽等喜暖动物退出华北而避居华南。[9](P175-176)在距今24~23万年前的时候发生的气候变冷事件再一次迫使古人类迁徙移居,生活在周口店地区的北方型动物侵入南方,如维氏花鼠、居氏巨河狸、中华猫、双角犀、李氏野猪、肿骨鹿、华北绒鼠和棕熊等。[9](P176-177)

在远古时期人类经历的两种迁徙模式中唯有近距离的迁徙活动与原居住地的生活能够保持持续的关系,经常采取近距离迁徙的晚期智人部落才有可能成为农业发生的真正鼻祖。因此与农业发生相关的迁徙活动只能是季节性迁徙,农业发生的直接原因只能是食物的季节性短缺而不是阶段性的寒冷气候。

(三)季节性饥荒导致人口压力出现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几次人口大幅增长的阶段,每一次人口的剧增与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和方式变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获取食物能力的高低实际上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利用能力和改造能力,也就是生产力水平。人类历史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总是表现为技术的变革或者跃迁。每一次跃迁的发生与实现都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人类已完成了由猿转变为人类、农业产生和工业革命三次跃迁,人类社会也相应地经历了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技术水平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不但存在于远古时期,而且延续到近现代社会。[5]

学术界在解释农业发生的原因时产生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即人口压力学说。他们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10]远古时期人口压力的主要标志就是食物资源匮乏,人类不得不通过迁徙活动到更远的、陌生的生态环境下寻找出路。[6]

在古人类生活时期,食物的供给主要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取决于该地区的植被状况、降雨量、热量和自然地理状况。一旦这些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古人类的生存就出现困难,因此在古人类生活地区气候变冷后,人类就不得不向外迁徙。人口与食物供应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所谓的人口压力也是在气候变迁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的,季节性饥荒的发生是人口压力显现的主要原因,晚期智人阶段人口压力尤为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一种可能的假设是: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依靠大自然的馈赠通过采集植物果实、狩猎野兽能够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也能促进人口的繁衍增殖。但因部分地区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明显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野生的动植物供应极不平衡,这些地区的人类面临季节性饥饿的严重威胁。当严冬到来后,很多地区就会出现季节性短时间的食物供应不足,部分人口冻饿死亡。在食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原始人群甚至采取食人之方以维系生存。因此,原始人类人口增长极为缓慢,长期维持于较低水平的人口总量而难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文章: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季节性饥荒条件下农业起源问题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季节性饥荒条件下农业起源问题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季节性饥荒条件下农业起源问题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