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1)      ★★★ 【字体: 】  
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1)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5:16   点击数:[]    

了身份比较自由的自耕农。虽然西周初年周族人一般都成了卿大夫和士,但他们这种贵族地位的保持是以有充足的土地和劳动人手保证宗法分封制的持续实行为前提的。在西周初年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条件是大体存在的。但随着贵族的支庶繁衍以及他们之间斗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局面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势必有一部分贵族或其后裔趋向衰落,其中有些人变成了自耕农。上文说过,自夏商以来,君子和小人是同族中阶级分化的产物。但商代“小人”与被称为“众人”的农民基本上是同一意义,而周代“小人”与被称为“庶人”的的农民的含义则有相当的差别。《诗经》中也有君子、小人之别。如《小雅·采薇》:“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矛盾已经存在,但在西周早中期还不是很尖锐;也看不出这些小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豳风·东山》大约写于西周初年,诗中描写一位当兵的自由民想家,想象中的家变得很荒凉,但还是在想,“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又回想起新婚时的排场,有不尽的思恋。论者多以此作为周代自由农民之例证,可商。这首诗反映了频繁的战争和沉重的兵役造成部分“士”的困顿和怨烦,但并不能证明其主人是一位农民,且离家三年,若无庶民代耕,其家计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更可能是一个“职业”武士。《王风·黍离》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这是战士的妻子思夫之作。诗人称其夫为“君子”,应属“士”阶层。但从诗中对鸡儿进窝、牛羊下坡的描写看,是一派的田园风光;则这个“士”有可能已经务农了。《诗经》中反映自耕农情况最为清楚和确定的诗篇,是《唐风·鸨羽》,但时代已相对晚后。这首诗写一个战士由于没完没了的服役,不能从事农业生产以赡养父母,而发出的怨恨之声。“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这应是有一定政治地位的由士转化而来的自耕农。诗序说:“刺时也。[晋]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三家无异词。晋“五世之乱”见《左传》桓公二、三、七、八诸年。是时许多公族子弟沦为自耕农,但仍要负担军赋。大体说来,到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以后,包括士阶层在内并贵族分化越来越剧烈,不少变成了自耕农,作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小人”问题才逐步凸显出了。
注释

[1] 如刘昶:《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历史研究》1981年第2期.
[2]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译本,中华书局1986年。
[3] 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 《资本论》第三卷第672页。
[5] 《资本论》第三卷下第 909页。
[6]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三卷第 476页。
[7] 《资本论》第三卷下第1207页。
[8] 《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41页。
[9] 《资本论》第三卷第 715页。
[10] 同上第 916页。
[11] 《资本论》第一卷第 830页。
[12] 同上第555—556页。
[13] 同上第三卷第890—891页。
[14] 同上第 694页。
[15] 《资本论》第一卷第 830页。
[16] 《资本论》第一卷第830—831页。
[17] 《资本论》第三卷第 674页。
[18] 《资本论》第三卷第 672页。
[]19 《资本论》第三卷第198 页。
[20] 《资本论》第三卷第672—673页。
[21] 马克思有时称之为“小块土地所有制”、“自耕农的自由所有权”、“自耕农的这种自由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形式”等等。
[22] 《资本论》第一卷第 785页注191。
[23] 《马恩选集》第三卷第308—309页。 恩格斯也说过:“中世纪社会:个体小生产。生产资料是供个人使用的,因而是原始的、笨拙的、小的、效能很低的。”见《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41页。
[24] 《马恩全集》第三卷第74页。
[25] 《马恩选集》第四卷第57页。
[26] 《马恩全集》第十九卷第 450页。
[27] 《资本论》第三卷第1015页。
[28] 详见李根蟠、黄崇岳、卢勋:《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第430—43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9] 《史记·五帝本纪》也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 。”
[30] 对于商代的“众”,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有奴隶说、奴隶主说、自由民说、族众说。予取族众说,但认为这里的“族”,并非单纯的血缘组织。关于“众”的性质和演变,可参阅胡庆钧主编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1] “族类”连称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卫成公欲祭夏后相,宰武子说:“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族类”并称例,如《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杜注:“类,族也。”
[32] 《诗·大雅·常武》:“仍执丑虏。”《笺》云:“丑,众也……执其众之降服者也。”大致这种奴隶主要来源于俘虏。
[33] 关于井田制中方块田的形制与沟洫系统配置的关系的论述,吸收了美籍华裔学者赵冈的观点。参见赵冈与陈钟毅合著《中国土地制度史》第一章第一节。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34] 《马恩全集》第19卷第 453页。关于井田制和农村公社的问题,拙著《井田制及相关诸问题》(载《中国 经济史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及葡萄酒税(三)

  • 下一篇文章: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及葡萄酒税(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
  • ››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