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16)第453页,(17)第466页,(18)第470页。 (14)(19)游修龄:《中国稻作的起源、分化与传播》,载游修龄《稻作史论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年。 (20)吴枫:《简明中国古籍辞典》第4s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21)匡达人:(亚洲稻作多中心起源论),载王玉棠等主编(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游修龄:(中国稻作史}第50—53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2)游修龄:《中国稻作史》第50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23)第55页,(42)第114页,(<4)第112页。 (24)赵则胜等:《中国特种稻》第349—466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40)第25、35—37页,(4l)第349—466页。 (25)李根蟠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第140—142页,农业出版社,1987年。 (26)郑传寅等:《中国民俗辞典》第432页,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30)第,140页,(33)第436—445页.(35)第274页。 (27)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第33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28)第342页,(29)第345页. (31)同(27)第344页;同(26)第435页。 (32)金泽:《中国民间信仰》第3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33)第137页。 (34)民国《建法县志》卷三。 (36)(37)(39)游修龄:《稻与尝新节及新年》.载游修龄《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43)游修龄:《糯稻文化区》,载游修龄《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4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三册)第209页,科学出版社,1987年。 (46)完颜绍元:《中国风俗之谜》第28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内部发行)第272页,1975年。 (47)转引自梅全喜:《本草纲目补正》第253页,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年。 (48)完颜绍元:《中国风俗之谜》第28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49)第286页,(50)第286—288页。 (51)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卷二十六·饭第十二》(下卷)第400页,京华出版社,2000年。 (52)宋·叶建珪撰。李之亮校点:《海录碎事》(下册)第687页,中华书店,2002年。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