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从祭祀用稻看旱田陆稻先于水田水稻      ★★★ 【字体: 】  
从祭祀用稻看旱田陆稻先于水田水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4:28   点击数:[]    

曰:“凡首阳山之首,……糈用五种之糈。”[17]《中次十一经)曰:“凡荆山之首,……糈用五种之精。”[18]这种情况和稻子的自然分布区域和稻作栽培区是基本吻合的。据研究,古代野生稻分布的北界,大致起自长江上游的渠州,经中游的襄阳、江陵,至下游太湖地区的浙北、苏南,折向苏中淮北,直至渤海湾的鲁城(今沧州),比现在野生稻分布的北界要北移10个纬度以上[19]。不少古文献也都提到了北方种稻、食稻之事,如《诗经.小雅。白华》曰:“?彪池北流,浸彼稻田”,《周礼·地官》曰:“稻人,掌稼下地”,《战国策》曰:“东周欲为秀,西周不下水”,《礼记·内则》曰:“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由此可见,在气候偏暖湿的历史时期,北方偏南地区的居民曾采集野生稻或种植栽培稻。而且,前述《南山经》之外的一些用稻米祭山神的地点,《山海经》中虽未归入《南山经》,但事实上这些山系中有不少其实属“南方”。虽然《山海经》中的地名大多已无法确证,但像洞庭山、岷山、荆山之类现在仍在使用的地名还是可以确定的,这三个地点,《山海经》中均归入《中山经》,但洞庭在湖南,岷山在四川,荆山在湖北,均属长江流域稻作区。因此,《中山经》和《西山经》中有部分山神和《南山经》中的山神一样用稻米祭祀也就不足为奇了。

《山海经》是一本非常古老的书,所收均为中国上古之事,其中“山经”部分的成书年代不迟于战国[20],这说明:用稻米祭山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祭礼。

对此,笔者曾百思不得其解。稻子生长于沼泽之地,为何不祭水神或沼泽之神,而要用来祭山神?现终于想通:如果人类最初采集或栽培驯化的是陆稻,出现这种祭礼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最初的稻子是否是陆生?前苏联研究植物起源的植物学权威瓦维洛夫、日本的盛永俊太郎等从植物遗传学的角度都主张稻子起源于山地;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虽然野生稻生长于沼泽低地,但由于其生长的南方地区旱雨季分明,其一部分生长期处于无水旱地阶段,因此。野生稻兼有水生和陆生的生物性质,生态条件改变后,它也能向给于的生态条件靠拢;D,具阿德、希格罕和基金干则以泰国能诺他遗址为据,指出人类是先有旱作,很久以后才发展出水田农业;日本的渡部忠世根据中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等地区少数民族的农业发展经历,也得出与之相似的结果,认为水田整治、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人类最先种的是陆稻,生产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发水田种水稻。此外,近代发现的普通野生稻,也大都生长在陆地或山地,而且泰国、缅甸、云南等地至今还有水陆未分化的稻[21]。这一切都说明,稻子最初可能是一种陆生植物,人们最初采集或栽培驯化的也是陆稻,这是大山恩赐给人类的一种美食,因此,人们要用它来祭祀山神,祈求山神对此多加保佑。此时的山神即农神,至少可以说它的主要司职是管好农业。

但经笔者查阅,《山海经》之后的文献少有相关的记载。既然曾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祭礼,为什么这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笔者考虑,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开始掌握开发水田的技术,于是更加高产、稳产的水稻几乎全面替代陆稻。山地开始退出农业范畴,转而成为狩猎、伐木、采集、采药等的场所。人们因此对以稻米祭山的礼仪发生疑问,转而用他们可以理解的其他祭礼替代此祭礼来祭祀山神。因此,用稻米祭山神的做法在水稻取代陆稻后,很快退出了主流社会的历史舞台,成了一个人们无法理解的古祭礼。

这是大部分稻作区的发展演变情况,但历史上陆稻一直有零星种植,并没有根绝。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不仅记有乌陵稻、黄陆稻等陆稻品种,而且专辟一章讲早稻的种植。明清方志中的记载则更多,如福建莆田的白陵,浙江平阳、瑞安的水稜,西安(今衢州)的浦陵,临安的旱稜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陆稻品种[22]。日本学者认为最先从中国传人日本的也是陆稻中的红色糯稻[23]。中国至今仍有不少陆稻品种,如白壳早稻、有芒早稻、红早稻、香珠米、砂早稻、茶米粒等等,上海、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地都有不少陆稻品种,尤以云南、江苏为多[24]。尤其是云南等西南边远地区,由于受地理、气候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或出于饮食习惯,历史上曾较普遍较长时间地种植和食用陆稻,有些甚至到近现代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阶段。他们不仅大量种植、食用陆稻,如西盟佤族、怒族、景颇族等[25],而且较好地保留下了以稻米祭山神的祭礼。如哈尼族每年三月蛇日以羊、酒、米饭祭山神[26];云南普米族祭山神时要烧松毛,并往火中撒糌粑和酒[27];四川永宁纳西族农历七月廿五日祭山神,祭品有糌粑、蜂蜜等[28];云南墨江县布朗族每年正月初五、初六祭山神,祭品有红公鸡和米等;傈僳族每年阴历四月中,全村共祭山神,祭品中有4碗米饭;贵州布依族每年三月初三祭山神,祭品中有谷子[20]。

基诺族猎获麂子时,家人须将米、饭、菜和水撒到楼下祭山神,以感谢山神让他打到了麂子[30]。此时的山神其实已没有农神的性质,而是一个狩猎神了,但祭祀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家猪起源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 下一篇文章:先秦时期的蔬菜和果实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祭祀用稻看旱田陆稻先于水田水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祭祀用稻看旱田陆稻先于水田水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从祭祀用稻看旱田陆稻先于水田水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