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旧法。白族与之相较,似更先进些,已知道用不同的祭礼祭祀不同性质的山神。祭山神是白族最普遍的祭祀活动之一,种荞子,收玉米、上山伐木、采山货、开荒种地、狩猎、冰雹灾害等都要祭山神。从各地白族祭山神的情况看,种荞子、玉米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以粮食祭品祭祀,如云南洱源西山一带的白族每年上山种芥子时,以鸡蛋、粉丝、饭、“干拉”(米粉制品)等祭品祭山神;狩猎或祈求六畜平安时则以鸡为祭祀牺牲,如聚居在半山区、近山区的白族,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十的10天里,以鸡为祭物,由牧羊老人主祭,求山神保佑羊群不受野兽侵害[31]。有些地方从陆稻转种水稻后,则把相应的一套祭山(即祭农神)礼移入水田农业祭祀中,如哈尼族祭水田时,由家长在稻田水口处立一根竹竿,杀一只白公鸡,同时用染成红、黄、绿等色的糯米饭献祭水神,以求稻谷丰收[32]。这种做法并逐渐泛用于许多其他农业祭祀中,如傣族祭“披纳”(水田鬼)、招谷魂、广东海南岛黎族祭稻公稻婆、高山族祭新年、仫佬族祭社王、布朗族祭土神,基诺族的播种祭等农业祭祀中也都沿用米、饭和糍粑等稻米祭品[33]。
二、祭祀中的色饭
笔者在阅读有关文献时,发现古代祭祀中的供饭,或某些节日的主食多为有颜色的饭,有些甚至用五色饭。如明.屈大均有“社日家家南烛饭,青精遗法在苏罗”之诗句,说的是在祭祀土地神的社日食乌饭;畲族在农历三月三祭祖时食乌饭:“四月八日造麦精饭,……赤有乌饭乃于三月三日取柴汁和米蒸之,相传其祖盘瓠喜吃此饭也”[34];云南河口瑶山一带瑶族农历三月三过于巴节时,要染制各色糯米饭[35];云南彝族过尝新节时,除祭祖祈神外,还要把新米饭染上各种颜色,做成各种花样,馈送给亲友和村里的老人[36];江苏无锡农民以农历八月廿四为“稻稿日”(稻之生日),农民煮新糯米饭,炊半烂捣之,和以赤豆,作成红白相间的糍团,以供尝新;渡部忠世所谓“糯稻栽培圈”的人们,在尝新节吃的都是糯米糍粑或糍团,且多染成各种颜色[37];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和十月十要去郊外祖坟处祭祖,届时要用枫叶、旱稔米果、红兰草和一种俗名叫“花买”的灌木的叶或花泡水后,用过滤得到的汁把糯米染成黑、红、紫、黄色,蒸制成有奇特香味的五色饭供于坟前[38];前述哈尼族祭水田时则用染成红、黄、绿等色的糯米饭供祭。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最初色饭均用于祭祀,被祭者多为祖先或社神、谷神之类与农业有关的神,古时祭祖多在农作物收获之后,意即丰收后与祖先共享,也惟有此时,才拿得出象样的祭品,因此,祭祖与农业关系密切,许多情况下祖先和农业神是放在一起祭祀的,如前述云南彝族和湖南一带农村的尝新节。
色饭所用色彩,五颜六色,但以红色和黑色为多,而且早期多为红色或黑色,晚期才出现其他颜色。为什么?
湘西苗族传说禾谷神为了拯救饥饿的人们,曾将自己的乳汁一滴一滴挤出来,每一滴乳汁是一颗白米。挤多了,挤出了血,变成红米[39]。
笔者认为这和稻作的起源有关。如上所述,人类最初采集的是野生陆稻,植物种质资源调查表明,野生稻现在还存有三个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一般认为栽培稻由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采集时代是否还有其他野生稻?是否只局限于采食普通野生稻?我们现在已无法证实。但从米粒颜色上看,至少这三种野生稻米多为红色。其中普通野生稻多为红色,对我国现有的3635份普通野生稻籽粒进行色泽统计,发现可分为8种色泽:白色、淡褐、褐色、浅红、红色、深红、虾肉色和紫黑色,其中红色最多,占93.2%,虾肉色次之,占3.74,紫黑色也有1l份[40]。药用野生稻均为红色,疣粒野生稻均为淡红色。
由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的栽培陆稻的米粒因此也多带有颜色,笔者根据赵则胜等人编著的《中国特种稻》一书中的《中国特种稻品种资源分布情况表》(41)进行统计,发现各种陆稻的米粒几乎均为红色或紫色,白色极少见。对此,历史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南史·周颙传》说周颙山居时每天吃的是“赤米,白盐”,据宋.程大昌《演繁露》考证,赤米是一种品质较差的米,俗称“红霞米”,“田之高仰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42)。
以上所提及的红色米多为籼、粳,糯米中则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黑色系列。我们知道陆稻和水稻都有籼、粳两个亚种,而籼稻和粳稻又都有糯与非糯两种,非糯是正常情况,糯则由非糯变异而来,糯性的籼称籼糯,糯性的粳称粳糯。由于糯稻较耐寒、耐旱,早期稻作(陆稻和早期水稻)中糯稻占有很大比重。渡部忠世对此专门做过调查,发现在栽培稻历史悠久的一些亚洲地区,至今还保留以糯米为主食的消费方式,其分布范围包括老挝、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的一部分,中国云南和广西的一部分(如云南的傣族和广西的苗族非常喜欢吃糯米),印度阿萨姆邦的东部等地区,渡氏称之为“糯稻栽培圈”(43)。人类出于对祖先和鬼神的崇拜,总想把自认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们。糯稻因含有90%以上甚至100%的枝链淀粉而具有一种特殊的软滑糯性食味,口味好,成形性强,因此很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