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      ★★★ 【字体: 】  
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3:19   点击数:[]    

于"征伐四夷,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②昭帝之世,与民休息。宣帝以后,"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③到了"哀、平之际,百姓赀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④从这些史实中,可以看出西汉的人口有个消长过程,其变化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汉初至武帝初年为一阶段,这是人口由少到多,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时期;武帝中、后期为另一阶段,这是人口递减。由多到少的转变时期;昭、宣以后至哀、平之际为第三阶段,全国人口又开始了由少到多的发展。在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是西汉人口最盛的时期。这说明,汉代全国人口的总数及其增长率,在前期和后期是不同的。这里,仅就西汉二百余年中自耕农的数量变化做些粗略测度。

西汉前期:据估计,秦统一六国后的人口为二千万左右。⑤经过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之后,汉初剩下的人口约为八百万左右。⑥若按照当时十八个侯国人口增长的统计,汉初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约为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⑦则西汉前期到武帝时的人口总数,当接近或超过秦统一全国后的人口数,即在一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②《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
③《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
④《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⑤梁任公:《饮冰室全集》卷二十,第957页。
⑥《后汉书》志第十九《郡国志》刘昭补注。
⑦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百万以上到二千万左右,若包括既归流民,数字可能还要略大。我们知道,在关于汉初社会阶级构成的史料中,为人"佣耕"者不多,假田民、佃农也属少见。而官僚、豪商地主,则开始是受到秦末农民军的惩处,随后又受到汉政权经济政策的某些限制,故其数量也不会太多。因此,在西汉前期约计的二千万人口中,有相当大的数量应是属于自耕农、半自耕农。换言之。西汉前期的自耕农应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汉后期,据<汉书·地理志>:"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民户干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三,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我们根据当时一百零三个郡国的具体统计,发现在平帝时,平均每户五口左右者,三十九个郡国,占38%;平均每户四口左右者,四十个郡国,占38.8%;平均每户六口左右者,十---t郡国,占10.6%;平均每户三口左右者,八个郡国,占7.6%;平均每户七至八口左右者,五个郡国,占4.7%。①这个情况多少说明即使是在西汉后期,五口上下的农户在当时仍然为数不少。如果晁错等人以五口之家作为自耕农的标准可以成立的话,则它在全国人口中也还占有相当的比例。

至于东汉时期,随着大土地私有制发展,豪商地主势力恶性膨胀,他们大量兼并土地,兴建田庄,控制依附人口。史称:"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干群,徒附万计。"②因依附农民增多,自耕农数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西汉时期有所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关于各郡国每户平均人口数,在小数点以后的数。采用四舍五入的计算法。:墨口之家"与自耕农有关,但其他阶级也当有"五口之家"者,在史料简缺的情况下,暂且权用之于说明大概。
②《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的粗略分析,我们似可得出一个大体上的结论:随着汉代全国人口的演变,自耕农的数量也有个变化过程。、西汉前期,自耕农数量多、比例大。当时土地问题不甚紧张,全国有不少耕地当为自耕农所拥有。西汉后期至东汉,由于土地兼并和赋役剥削加重,自耕农发生了分化,数量相对减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渐趋下降,而豪富大姓和中小地主拥有的土地急速增长。故荀悦在《汉纪》中说:汉代轻田租,"适足以资豪富耳"!

二、 自耕农的土地面积和耕作能力测估

汉代的自耕农,在法律地位上,高于有市籍的商贾、巫、百工。他们是小块土地所有者。然自耕农拥有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呢?这往往因时间、地区不同以及耕作方法之差而有别。

战国时代,自耕农的土地通常以"一夫百亩"为标准。如当时的李悝、孟子、荀子等人都曾提到农民是"一夫五口",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问题。①当然,这是在授田制推行期间的情况。因为当时农民的份地是由国家授给的,授田数额比较划一,故大体上能够做到一家百亩。至西汉前期,文帝诏日:"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犹有余。"②自耕农的耕地面积也还有一户百亩的情况。如《汉书·食货志》记晁错之言日:"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孟子·梁惠王》、《孟子.尽心》、《荀子-王制》、《荀子·大略》、《汉书·食货志》等。
②《汉书》卷四《文帝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有汉一代在授田制废止的条件下,各个农户拥有的土地量很难整齐划一。史云:"汉无授田之法,富者贵美且多,贫者贱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汉代的精耕农业与市场经济

  • 下一篇文章: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