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      ★★★ 【字体: 】  
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56   点击数:[]    

,孝@(19)劝民多收之"。《齐民要术》卷5 《种桑柘》篇云:"今自河以北,大家收百石,少者尚数十斛。故杜(洛周)、葛(荣)乱后,饥馑荐臻,唯仰以全躯命,数州之内,民死而生者,乾椹之力也。"魏晋北朝时期,盛行以桑椹充粮,正表明这一期间农业生产衰败非常严重。

  桑椹众多,反映平原大地栽桑很不少,民间丝织品增多。《魏书·食货志》记孝文帝时,"所调各随其土所出",具体指明冀、定、相、洛、豫、怀、兖、徐、青、齐、济等十九州,"贡绵绢及丝",说明黄淮海地区是桑蚕重要产地。曾在南北朝生活的颜之推深有感触地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河北妇人,织rèn@(20)组xún@(21)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注: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1《治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北魏后期,粮食匮乏的赵郡,"斗粟乃至数缣",亦可反映河北丝织物很盛。

  《魏书·食货志》又记幽(北京)、平(河北迁安东)、安(河北隆平)州和燕州之上谷郡(北京延庆)、广宁郡(河北涿鹿)等地以麻布充税。这些地区天寒,种桑少,植麻多。北魏初,幽州刺史张兖"劝课农桑,百姓安之",说明幽州某些地域桑麻并植。《魏书》卷47记卢道将在宣武帝时为燕郡太守,"敦课农桑,垦田多倍"。那已是粮桑并举了。

  需要指出,北朝在河北已重视水利。孝明帝时,裴延@⑨任幽州刺史,"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他亲自相度水形,重修汉、魏以来长期存在但废毁多时的范阳郡旧督亢渠和渔阳郡的故戾陵诸堰,"溉田百万余亩,为利十倍,百姓至今(北齐时)赖之"。(注:《魏书》卷69《裴延@⑨传》。《北史》卷37。按,《北齐书》卷22《卢文伟传》载文伟向裴延@⑨建议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顷,民赖其利"。溉田万顷与百余万亩,记事一致,那么,戾陵诸堰修复又该如何呢?是否其成效不显著呢?《水经注》卷12巨马水条,郦道元称,六世祖自涿迁至郦亭沟,"督亢地在涿郡,……沆泽之无水,斥卤之谓也"。)战国秦汉时的督亢旧陂,经过修复,在魏、齐时发挥了重大灌溉效益。《隋书》卷24《食货志》记北齐皇建中(560~561年)"平州(河北迁安北)刺史嵇晔建议,开幽州督亢旧陂,长城左右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看来,督亢泽因缺水变为斥卤,魏齐修复水利,于其附近推行屯田,因其所宜,陆地种粟,水田种稻,充分利用了水力。幽州产稻应是汉魏以来当地旧传统的沿袭。河清三年令,缘边兴建屯田,置都使子使统领,它主要是在北方边地垦种。

  东魏末,范阳人祖鸿勋去官还乡,在涿县西之雕山置山庄,"良田数顷,遭乱荒废,今复经始,……首载萌蒲,身衣bó@(22) yùn@(23),出艺粱稻,归奉慈亲","园中桃李,杂椿柏而葱qiàn@(24)"。私人田庄中种粱(粟)稻,亦必存在良好水利设施。另一范阳涿人卢义伟家有存粮数万石,货放与民,本人乐于麦饭蔬食。显示他家的田地乃是旱种麦粟。北齐时,突厥连年扰边,幽州刺史斛律羡在边境设障戍五十余所,"又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通州),因以灌田,边储岁积,转漕用省,公私获利"。(注:《北齐书》卷45《祖鸿勋传》。《北史》卷30《卢义伟传》;又卷54《斛律羡传》。参《水经注》卷11《易水注》。又卷14《鲍丘水位》。)雨水缺少的幽州,大力设法利用水流灌溉,曹魏时,刘靖修广房陵@(14),成果卓著,至北朝末年,斛律羡又努力疏导水源,以便确保农田收入。

  鉴于幽州大地长期地广人稀,因此,魏、齐政府很注意从外地徙民入幽,如北魏战败北燕,自辽东"徙其三万余户于幽州"。北齐文宣帝将冀、定、瀛等地无田人迁于幽州宽乡,河清令规定在缘边堪垦食地创置屯田。这些措施颇有利于幽荒地的开发。

  幽州以南的冀州境域,汉代以来,经济较为发达。北魏时,已增值为冀、定、相、瀛等州。北魏战败后燕,在中山(定州)置行台,增置军府,强化统治。还大力笼络河北大族范阳卢、博陵崔、赵郡李、河间邢、渤海高、广平游氏等,以加强胡汉贵族的联合统治。

  其时,南朝正是宋文帝盛世,侍中谢灵运力主用兵河北,他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冀州口数,百万有余,田赋之沃,著自贡典。……桑麻蔽野,强富之实。……河北悉是旧户,差无杂人。"宋青州刺史刘兴祖也建议北伐河北:"河南阻饥,野无所掠,……宜长驱中山,据其关要,冀州已北,民人尚丰,兼麦已向熟,资因为易。"(注:《宋书》卷67《谢灵运传》,又卷95《索虏传》。)可见政敌们也深知冀州是人口众多的富饶之区,企望夺取。魏太武帝得知刘宋兴兵,下令在冀、定、相三州造船,并在邺地加强戒备。

  河北是北朝对抗南朝的可靠后方基地,元晖说:"河北数州,国之基本,""国之资储唯藉河北。"显然是就河北的政治、经济地位而言。冀定相三州的地位尤为突出。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六月, 击败反叛的六部民,"杀其渠帅,余徙居冀、相、定三州为营户"。延兴元年(471年)十月,战败沃野统万二镇敕勒,"徙其遗迸于冀、定、 相三州为营户"。而冀、定等州民常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西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之研究

  • 下一篇文章:论北魏的畜牧业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