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后者处两浙西路。农书写成于绍兴十七年(1149年),其内容当系较长时期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主要反映长江下游、尤其当地的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材料6: 时间:绍兴初(1131-1138年之间) 地点:江南东路 内容:……粗已耕垦,趁种早禾了当,唯有二麦收刈后,合重行耕犁,再种晩禾。今已将毕,约于六月终周遍。 出处:叶梦得《石林奏议》卷11《奏措置买牛租赁与民耕种利害状》 说明:绍兴八年至十三年(1138-1143年),叶梦得再度任江南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其间,淮西、江东牛疫,叶梦得奉旨措置买牛租赁与民耕种,他在奏书中谈到采取各种措施以后江东路的农作情况,奏文应写于五月,其时早稻已插完,麦收和插晚稻也将要完成。
材料7: 时间:绍兴年间 地点:淮南西路庐州(今合肥) 内容: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出处:《宋会要》食货63之117 说明:这是绍兴十六年(1146年)淮南庐州知府吴逵的奏文。他讲的情况在淮南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材料8: 时间:南宋初 地点:两浙西路的杭州或两浙东路金华 内容:雨余乾鹊报新晴,晓风清。……麦垅黄云堆万顷,收刈处,有人耕。 出处:曹冠《燕喜词》《江神子·南园》 说明:曹冠,南宋婺州东阳(今浙江金华)人,活动在高宗、孝宗朝,曾被秦桧延为诸孙师。该诗的地点未详,可能是杭州或金华。诗中写到麦收后马上耕田,无疑是为了复种晚稻;这和杨万里诗"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描写的是同一情景。
材料9: 时间:南宋初 地点:两浙西路嘉兴 内容: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下山急归吃,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闲未得。 出处:许纶《涉斋集》卷4《田家秋日词》 说明:许纶,嘉禾(两浙西路嘉兴府)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该诗描述在晚稻黄熟待割的秋日,田家呼唤牧童赶快领牛回家,以便饲牛备耕,因为晚稻收割后马上就要移菜种麦了--这正是晚稻与冬菜或冬麦复种的情景。诗中谈到的荞麦则可能是早稻收获后种植的。
材料10: 时间:乾道四年(1168年)左右 地点:两浙东路台州 内容: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晩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收割不闲手,垄亩无空阡。家畜千指客,始知有丰年。 出处:曹勋《松隐文集》卷21《山居杂诗》 说明:曹勋(1098-1174年),河南阳翟人。《山居杂诗》是其晚年的作品,诗中有"休宦伏畎亩,农事未历览","吾年今七十,非杖或能行,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鼈争"等句,老态龙钟的形象跃然纸上。以此推断,该诗写于1168年左右。诗中反映的地区不可能是河南,因为当地的气候和耕作习惯不可能实行稻麦复种。《山居杂诗》中有"年来则知喜,岁歌颇不鉴。螟蜮则曰蠖,不实乃言冇"句,自注:"台州方言禾黍不实曰冇,音喊上声。"当地村民庆丰收时唱的歌,作者有些听不大懂,故特在诗中记述并注明这些方言的含义。曹勋在孝宗朝曾以三朝元老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因河南已沦于金兵,故在台州置有山庄别墅,晚年休官后在此闲养,《山居杂诗》应写于此。
材料11: 时间:乾道七年(1171年) 地点:江浙一带/近日雨暘尤好,麦已登场,稻亦下种矣。 出处:《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0载宋孝宗语 说明:引自王曾瑜《宋代的复种制度》,王氏认为,孝宗说的应是江浙一带的情况。
材料12: 时间:乾道八年(1172年) 地点:两浙西路吴郡 内容: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 出处:范成大《石湖诗集》卷11《刈麦行》。 说明:诗中"梅花开时我种麦"不大好理解,因为梅花开花在腊月或早春,腊月种冬麦显然太晚,我曾疑为顶凌播种春麦。后游修龄先生的来信释我疑团,信中指出:"范成大诗之’梅花’是可疑的,’桃李花飞麦丛碧’是阳历四月,这是去年秋播麦的生长情况。若是春播麦,没有经历冬季冷冻期(即春化作用),是不会抽穗开花结实的。……即使梅花时节春播可以结实,那将迟至阳历六月以后才收获,哪有在六月底、七月初才犁田种晚稻的?我以为’梅’当是’菊’之误,则可以通解。但我不敢随便攺古人诗的误传误刻。"又,承曾雄生告我,他看到的一个版本"梅花"作"黄花",与游先生推测正相吻合。在诗集中,该诗前后诗均为壬辰年(乾道八年,1172年)作品,推断本诗亦写于此年。
材料13: 时间:乾道(1165-1173年)年间 地点:四川地区 内容:四川田土无不种麦,今岁气候颇早,大麦约三月半间收获,小麦须至四月初间方熟。 出处:汪应辰《文定集》卷4《御札再问蜀中旱歉》 说明:汪应辰乾道年间(1165-1173年)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王曾瑜说:"所谓’四川田土无不种麦’,当然也包括水田种麦、稻麦复种制在内的。"
材料14: 时间:南宋中期 地点:淮南西路? 内容:1、秧欲雨,麦欲晴,补疮割肉望两熟,家家昂首心征营。 2、麦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