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江南市场史——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变迁》绪论      ★★★ 【字体: 】  
《江南市场史——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变迁》绪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9:05   点击数:[]    

察到的经验与现象,得出新的具有价值的观点。像江南与外地的商品流通,外地商帮在江南等节的内容,基本上综合整理学者们的成果,主要是顾及全书的整体性。可以说,没有前贤时俊的成果,就没有本书的出现。
注释

①a Li Bozhong(李伯重),Agricultural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620-1650Mcmillan Press(London),1996。
②a 如:洪焕春(1992),黄宗智(1990),罗仑(1989),史建云(1987),丛翰香(1984),朱子彦(1994),项文惠(1991)等.
①b 如,林金树《明代中后期江南的土地兼并》(《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明代江南民田的数量与科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蒋兆成《论明代杭嘉湖的官田》(《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期》,龙登高(1997)。
①c 如,张海英《明清江南市场棉花市场分析》《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92年第2期),段本洛《论明末清初苏松地区的棉纺织手工业》(《江苏古史考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张忠民《鸦片战争前上海地区棉布的国内贸易》(《上海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等。
②c 如,范金民《明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史学月刊》)1992年第l期)、《清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清代江南与新疆官方丝绸贸易的数量、品种和色彩诸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清代江南与新疆地区的丝绸贸易》(《新疆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林永匡等《清代江宁织造与新疆的丝绸贸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杭州织造与清代新疆的丝绸贸易》(《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徐新吾、张守愚《江南丝绸业历史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①d 分别载于《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1988年第l期、1990年第6期、1991年第3期、1992年第5期).此外他还有《明清时期江南巨镇乌青镇的经济结构》(《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时期杭州府仁和县三个市镇的历史考察》(《历史地理》,第五辑)等.《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群言出版社,1993.
②d 马学强《明清江南港市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993年第l期)、陈忠平《刘河镇及其港口海运贸易的兴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991年第3期)、徐明德《论清代中国的东方明珠--浙江乍浦港》(《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③d 如叶依能《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发展研究》(《史林》1993年第1期),张华《明代太湖流域专业市镇兴起的原因及其作用》(《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朱子彦《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学术月刊》1988年第12期),《明清时期宝山地区市镇结构探索)(《史林》1993年第1期),蒋兆成《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乡镇经济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86年第1期),陈忠平《明清时期宁常镇地区市镇研究》(《江苏古史考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①e 周志斌《明清时期南京的徽商》(《江淮论坛》1988年第4期)'陈学文《明清徽商在杭州的活动》(《江淮论坛11990年第1期》、《徽商与明清时期的浙江》(《徽学》第2期,2000年),王廷元《明清徽商与江南棉织业》(《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l期),《徽商与上海》(《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翟屯建《徽商与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等。
①f 有关比较研究的现有成果很少,有陈忠平《明清时期长江、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发展的比较》(《学术研究》1989年第5期)、张家炎《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蒋正华《略论明清河南集镇与江南市镇之异同》(《中州学刊》)994年第3期)等数篇。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传统农业的改造——以江西为视角的分析

  • 下一篇文章:市场网络或企业组织:明清纺织业经营形式的制度选择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江南市场史——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变迁》绪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江南市场史——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变迁》绪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江南市场史——十七至十九世纪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