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 薯 甘薯,现代一般称山芋、红薯、白薯、番薯,源出于中美和南美。虽然学术界大体认为甘薯的世界性的传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的,但近二十年来有若干科学迹象使一些学人相信在哥伦布以前甘薯已传人太平洋玻里内西亚岛屿①。甘薯传华的历史,自明末清初即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以清初久任(1647—1654年)福建按察使和布政使的周亮工为代表。他在《闽小记》中有以下的讨论: “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 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盖度闽而南有吕宋国,国度海而西为西洋,……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其初入闽时值岁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冈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 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康熙1663年和乾隆1763年两版的《长乐县志》而略加考证的。施鸿保《阅杂记》(光绪1875年)卷十,可为代表: —————————————————— ① 此种意见摘要,散见于Jacques Barrau,cd.,Plants and the Migrations of Pacific Peoples:A Symposium(Honolulu,1963)。 “若闽之番薯,李元仲《宁化县志》[棣案:指康熙1683年版],周栎园《闽小记》皆言万历间闽人得之南洋吕宋,而不著其人姓名。《长乐县志》则称邑人陈振龙贾吕宋,丐其种归。其子经纶陈天益八利及种法,献之巡抚金学曾,檄所属如法栽植。岁大获,民赖之,名曰金薯。经纶三世孙世元, [世]元子,长、云,次、燮,复传其种于浙江、河南、山东、顺天等处,咸食其利。世元刊有《金薯传习录》,是闽中番薯始自陈振龙父子,确有明证。” 闽人郭伯苍,在他光绪1886年刊印的《闽产录异》中,肯定了施鸿保的说法,并指出番薯始经巡抚明令传播的岁荒之年是1598年。 事实上,以上两种说法并不冲突。漳州距吕宋本较福州为近,漳州人自南宋以来即长期与菲律宾诸岛通商。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开始有效地控占吕宋之后,因食粮商货供应多赖闽商,所以大致上欢迎华人赴马尼拉贸易。1584年起,每年去菲律宾华舶二三十艘,商贾人数每年两三千,甚至可达四千人。《明史》卷三百二十三《吕宋》条,引晚明闽南著作:“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以长子孙。”在1594年歉收之年以前一二十年间,上万的吕宋闽商之中,必不乏注意到像甘薯这类易种广收的新作物的人,而且这些留心民食的人并不限于漳州或长乐。传播新作物需要最低限度的稳定局面,16世纪70年代的后半期和80年代,西班牙在菲殖民政权和闽商的关系大体可谓稳定。另外,无疑义地,西班牙殖民者极关心吕宋和菲律宾较重要诸岛的粮食问题。早在1543年年春。西班牙舰队一再想在菲岛中某些小岛播种玉蜀黍,因土人及葡人作梗,都未成功①。吕宋在16世纪7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势之上,必有相当规模的甘薯种植。 ———————— ① 陈荆和:《十六世纪之菲律宾华侨》(香港新亚研究所,1963年),页十二至十三。 前此研究甘薯传华的中外学者都只注意福建沿海,忽视滇、缅、印度这条内陆通衢。修撰嘉靖1563年《大理府志》的李元阳,是一位注意新生事物的学人。在这府志里,他虽没有详细地解释新作物名词,但他毫不模糊地列举薯芋之属五:“山药、山薯、紫芋、白芋、红芋。”(卷二,页廿四下)棣案:山药(Dioscorea)系中国土生,南北皆产,要以河南怀庆府所产为最有名。山药与栽培的甘薯(Impomocea batatas)在分类和遗传上并无亲缘关系。虽然大理李《志》仅列紫、白、红芋并无特别注释,但二十几年前编检全美各主要中文图书馆三千五百种以上中国方志之后,我发现很多晚明、清代和民国的各省府州县厅志中,红、白、紫、黄蓣(芋)、藷(薯)、苕都是指甘薯,而都不指土生的山药。崇祯1629年《太仓州志》卷五页卅五上至卅五下,就是较早就明白区别山药和甘薯的:“案州中山药,为世美味,以东土沙碛匀润,地方使然。然岁获无多。如去年奇荒,则种人先流孳,徒见抱蔓。何不取红山药种,家家艺之,则水旱有恃。”这“红山药”就是甘薯的俗名。再如万历1606年福建《古田县志》卷五页甘四下:“薯,似山药而大,有红、白二种。”只要与山药、芋(taro)对列,红、白、紫、黄芋、薯、苕都可视为甘薯。直到今日,甘薯最普通的俗称仍是红薯、白薯、山芋。 除了嘉靖《大理府志》外,李元阳还编纂万历二年(1574年)的《云南通志》。这两部书是明白记录甘薯的最早著作,而且充分意味着甘薯是从印、缅引进的。下节中将另详论,李氏二《志》中并多处列了“玉麦”,就是玉蜀黍,或玉米。两种重要美洲作物同列,增加我们对16世纪云南文献的信心。此外,语言学的证据和16世纪印、缅、滇通衢的历史实况更帮忙肯定这两种新大陆的作物确是从西南引进中国内地的。 美国人类学家康克林(Harold C.Conklin)曾搜集了大洋洲诸岛和非洲沿海诸部落共五百种语言和方言中甘薯的名称,并曾与多位植物、语言、人类学家研讨。大量语言的资料都说明白15世纪末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