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9(10) 广州 10536(2) 12287(3) 19518(2) 26876(2) 41450(1) 68962(2) 深圳 9065(3) 11943(4) 16248(3) 18523(4) - 69740(1) 重庆 3528(9) 7658(6) - - - - 成都 4369(7) - 11101(5) 9194(7) 12328(5) 13132(7) 西安 788(13) 681(12) - 3542(11) 4054(9) 4243(13) 宁波 - 3331(11) - - - 10339(11)
注:表17和表18括号内的数字为统计排序。
从科三费占地方财政的不完全统计结果看,沈阳的最低排位是1997、2000年年的第6位,最高排位为1995年的第3位。大连的最低排位是1997年的第5位,最高排位是2000年的第1位。2000年,深圳、南京、广州居大连之后分列全国前4位。长春这一指标水平在1995-1998年一度居全国之首,但近两年来下滑幅度很大,不排除统计口径上存在问题。
表18 国内部分城市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情况 单位:%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沈阳 1.73(3) 1.66(5) 1.79(6) 1.98(5) 1.81(5) 1.88(6) 大连 1.56(4) 2.10(3) 2.17(5) 2.95(2) 3.10(3) 3.83(1) 哈尔滨 1.84(2) 3.10(2) 2.37(2) 1.79(6) 3.63(1) 2.36(5) 长春 7.91(1) 10.90(1) 12.21(1) 11.03(1) 1.15(8) 1.00(12) 青岛 0.56(11) - - 1.03(12) 1.44(6) 1.34(10) 南京 0.51(12) 1.08(7) 1.04(10) 1.33(10) 1.12(9) 2.67(3) 厦门 1.32(5) 1.90(4) 2.21(4) 2.50(3) 0.84(11) 1.39(8) 武汉 1.01(7) 1.36(6) 1.13(9) 1.35(9) 1.16(7) 1.38(9) 广州 0.95(9) 1.01(8) 1.40(7) 1.53(8) 1.86(4) 2.55(4) 深圳 0.97(8) 0.87(10) 1.17(8) 1.05(11) - 3.09(2) 重庆 0.87(10) 1.00(9) - - - - 成都 1.24(6) - 2.25(3) 1.60(7) 3.12(2) 1.75 (7) 西安 0.43(13) 0.20(12) - 2.43(4) 1.05(10) 0.57(13) 宁波 - 0.74(11) - - - 1.23(11)
五、小结
本文的主要分析结论有:
1.全省地方财政科三费增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但和中央财政科三费投入水平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和兄弟省市相比,面临严峻挑战。
2.省本级财政科三费增长较快,但省科技厅科三费增长停滞不前,所占比重下降趋势明显。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在量上有大的增长。
3.省科技厅科三费运行效益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4.各市地方财政科三费投入增长迅速,但总体水平偏低。
通过以上逐层分析,我们注意到,省本级财政科三费拨款水平要高于全省地方财政科三费拨款水平,而后者又远远高于各市的平均水平。在各市中,沈阳、大连又遥遥领先于各市。这说明,辽宁地方财政科三费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省财政和大连、沈阳投入量大,从总体上带动了全省水平。从这一意义上讲,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地方财政提高科三费拨款水平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必须指出,地方财政科三费及其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是反映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性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政府的科技拨款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科技投入的水平。目前,我国的科技拨款还包括科学事业费和科技基建费等;从国内外经验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最主要力量。政府的资金主要用来支持科学研究和社会公用知识的产生,这也是我们设置科技三项费的本来目的,也符合国际上通常的作法。
附:指标解释:
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是指地方财政的直接拨款数,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科研基建费等,不包括国家和地方采取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等间接资金投入,如开发区退税、新产品减免税等。
2.科技三项费用:是指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与各省当年财政总决算报表1中的科技三项费用的决算数相同。
3.地方财政支出:与各省当年财政总决算报表1中本年支出合计的决算数相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