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大樟溪是福建中部沿海的一条重要河流,开发与保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分析大樟溪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维护河流良好生态为目标,研究了大樟溪水资源保护应采取的工程措施,论述了解决制约开发保护的有关技术和移民问题,并提出了农村小水电开发的新模式。
关键词:福建;大樟溪;水资源保护;农村小水电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Dazhangxi River,which is an important river in central coast ofFujian,are highly concern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as well asthe existing problems,it makes a study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and discusses therelated technology and immigrant problems,to achieve the goal of maintaining a good ecological system.It alsoproposes a new model of small rura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Key words:Fujian Province;Dazhangxi Basin;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small rural hydropower
一、大樟溪概况大樟溪发源于福建省德化县境内的戴云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德化、仙游、尤溪、永泰、莆田、福清、闽侯等县(市),从福州市南港汇入闽江,是闽江离入海口最近且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4 843 km2,河道总长234 km,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 500~2 200 mm,年径流深900~1 300 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7.58亿m3,天然落差达950 m,平均坡降4.06‰,蕴藏着较丰富的水力资源。河流以涌口为界,涌口以上为上游,河段长99 km;涌口以下为大樟溪干流,全长135 km,在永泰县境内有121 km。
大樟溪流域大部分是山区,污染
源较少,水质基本上达到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标准。大樟溪流域规划建设的大中型水库有18座。全流域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787MW,年发电量28亿kWh。大樟溪流域的重点水利水电工程概况见表1。
大樟溪流域综合规划几经反复,
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但由于福建省对违规开发小水电的清理整顿,大樟溪上游主流和干流的梯级开发搁浅至今。虽然如此,大樟溪的保护与开发仍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二、当前大樟溪面临的问
题及后果1.主要问题(1)洪枯流量悬殊,干流径流调节能力极差大樟溪属沿海山地河流,年降雨量虽然较大,但来水基本上集中在几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过程中,洪枯流量相差悬殊,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每年3—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5%以上。年际径流变化较大,丰枯年之间流量可差2~3倍。天然河流缺乏蓄洪、调节径流的能力。
(2)供水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的飞速发展,大樟溪面临越来越大的供水压力。供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地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暂不计碧坑水库跨流域引水和福州备用水源取水,目前大樟溪的取水量占总水量的24.36%,预计到2020年总取水量将超过30%。
(3)开发严重失衡
目前,大樟溪的开发很不平衡,流域地区取水和跨流域引水已达到24.36%,而干流和上游主流上没有一座可蓄洪、调节径流的水利枢纽,涌溪等


 支流上的电站水库对干流有一定的径流调节作用,但水库库容不足年径流量的2.5%,洪水资源化程度极低。
(4)干流最小生态流量严重不保就现状而言,干流的上游龙湘和下游莒口(潮界)两个断面,流域环境保护目标所需要的最小月生态流量应分别不小于(11.3+Q)m3/s和(13.8+Q)m3/s(Q为福州备用水源取水量)。
据实测水文数据分析,龙湘断面的最小日平均流量只有4.46 m3/s,最小月平均流量为6.62 m3/s,远小于(11.3+Q)m3/s;莒口的最小日平均流量也仅有8.13 m3/s,最小月平均流量为12.2 m3/s,小于(13.8+Q)m3/s。一些河段几乎处于季节性断流状态。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低流量不只是出现在枯水期,即使在汛期,若遇上旱情也会发生。
2.可能引发的后果
①干流最小生态流量严重不足,使水源和水质的涵养能力逐渐退化,珍稀鱼类绝迹,渔业已不具备产业规模,中下游的水环境容量大幅度减小,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对干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极为不利,同时又给永泰县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
②莒口以下为感潮河段,最小生
态流量保证率很低,不仅会给大樟溪河口的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减少了枯水时段向南港的补充水量,对闽江南港地区的水源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③如果长期不建设上游主流和
干流的梯级水利水电工程,大樟溪将无水可取,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越来越多的限制,甚至失去水资源的意义。
三、积极开发控制性水利
枢纽和骨干梯级电站为了较好地解决大樟溪的水资源及生态安全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保障供水安全,需要采取3个方面的措施:①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②严控引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开发建设干流和上游主流的控制性枢纽及骨干梯级水电站工程。
开发建设干流和上游主流的控
制性枢纽和骨干梯级水电站,是大樟溪保持生态健康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缺少的工程措施,这也是由大樟溪的自然特性和海西核心地区的发展需求决定的。受地形和移民等因素的限制,规划了碧坑、龙湘两座控制性水利枢纽以及骨干梯级电站水库群以增强河流的蓄洪及径流调节功能,保障供水,同时充分利用水能进行发电。
碧坑水利枢纽是大樟溪的龙头
水库,但是由于水库位于泉州境内,水的配置方案目前正在作进一步的论证。
龙湘枢纽是干流上游的龙头水
库,季调节性能较好,将给干流带来近1亿m3的总库容、5 400多万m3的兴利库容。建成之后,其坝址枯水最小流量可由4.46 m3/s增加至8.11 m3/s,增加了81.4%;对于P=90%的年份,枯水流量可提高到15.0 m3/s,径流调控效果非常显著。龙湘枢纽以下各梯级只要在开发和运行方式上作适当的调整,可为干流增加2亿m3的总库容、约4 000万m3兴利库容,其径流调控作用不可忽视。
龙湘枢纽和干流骨干梯级电站
的开发将解除大樟溪在河流健康与可持续利用上的矛盾,形成“以电养水”的运行局面。如果能从大樟溪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来考虑建设碧坑水利枢纽,将进一步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增强河流的径流调节能力,提高河流的最小生态流量,增加水环境容量,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向福州和泉州的供水能力和保证率,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1.梯级开发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德化县70.7%的面积属于大樟溪流域,占全流域面积的32.3%;永泰县97.1%的面积属于大樟溪流域,占全流域面积的45.0%。为了充分利用大樟溪给两县带来的水资源优势,两县政府对流域的生态和环境实行了极为严厉的控制,制定并长期坚持实施优化生态,严禁发展重污染工业,推广生态农业,严控禽畜养殖业和网箱养殖等政策,全流域消除了污染源,为梯级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2.水源水质的保护要求
在污染源得到长期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控制或消除水库的负面影响。
①各级政府坚持对流域生态环
境实施长期的保护政策。
②在规划方面,合理取水。在干
流和上游主流河段不搞梯级引水式电站,基本不会破坏自然河势。
③在工程建设上,保证工程安全,与梯级开发同步建设水质监测系统,对水质实行科学的监测和监管。
3.泥沙淤积与采砂机制
大樟溪属少沙河流。目前,主要支流已开发建坝,干流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梯级水电站建成后,向下游的输沙量将进一步减少。各梯级水库会产生一定的淤积,但十分有限,以龙湘为例,坝址多年平均年输沙量37.7万t/a,水库运行20年后,泥沙累计淤积量约为410万m3,占库容的4.3%,淤积影响较小。由于龙湘枢纽的拦蓄作用,下游各水库的淤积影响会更小。河流输沙量减少后,为维护下游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