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水利工程 |
|
|||||||||||||||||||||||||||||||||||||||||||||||||||||||||||||||||||||||||||||
三峡工程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5:29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三峡二期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固结灌浆工程量大,大仓面混凝土浇筑与灌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对固结灌浆进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 3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及其实施 3.1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可行性 本次共做了三组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第一组位于临船上航道F7断层出露部位,第二组位于右岸导流明渠三期下游横向围堰处,第三组为左厂4—1乙块生产性试验。三组试验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质条件: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带及一般地段。尽管所处地质条件不同,岩石透水性、吸浆量差别较大,但通过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试验之后,岩体的强度,整体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有如下特点: 1)单位透水率和单位注入量,随着灌浆次序的增加,均有显著的降低(见表1);单位注入量和单位透水率较大的段数频率随着灌浆次序增加而减少;断层带、裂隙发育带递减幅度相对较大。灌浆后检查孔的单位透水率小于3Lu占90%以上,透水宰大于3Lu的孔段均位于试验区的边缘。
2)灌后岩体整体性、均质性得到加强,力学性质得到改善。单孔声波波速值均能达到5000~5500m/s,跨孔地震波值4500m/s,声波值提高3%~45%不等。灌前声波值在5100~5500m/s,灌后提高3%;灌前声波值在4500~5000m/s,灌后可提高5%~12%;灌前声波值小于4500m/s。灌后均能提高10%以上;灌前声波值越低提高幅度越大。灌后岩体的弹性模量,除个别几段外,可达20GPa以上,一般提高3~10Gpa。 3)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过程中有时发生串、冒、漏浆现象,但经过浓浆封堵、降压、间歇、待凝等措施后,均达到了结束标准,符合技术要求。 4)在灌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产生水力压裂、抬动。但抬动 值不大于200UM,在设计允许值范围之内。少数裂隙即使在压水、灌浆过程中产生水力压裂,但最后能得到较好的灌注。 5)第一组、第二组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基岩面未达到大坝建基面要求,浅层岩石较破碎,清基不彻底,找平混凝土没经过严格振捣,混凝土与基岩面胶结较差,这些都是第一段单位透水率、注入量偏大及盖板裂缝抬动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经过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后,岩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单位透水率、纵波速度、弹性模量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值。因此,我们认为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除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2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优缺点 本次试验无混凝土盖重是在找平混凝土上进行的,有盖重是在3m厚的混凝土上进行的。从试验资料分析,基岩的灌浆效果及是否抬裂主要与岩石本身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灌浆压力有关,而与有无混凝土盖重关系不明显。3m左右的混凝土盖重板真正起的作用不大,阻止水力压裂和控制抬动是有限的,并且发生抬动后处理是很困难的。3m厚混凝土与找平混凝土所起的主要作用都是嵌缝堵漏,约束岩面表面裂隙张开。与有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比较,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有如下优缺点。 主要优点: 1)解决了浇筑与固结灌浆相互干扰的矛盾,加快进度。 2)避免了有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盖板的抬动与处理困难。 3)避免了有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盖板混凝土层面长时间暴露而产生温度裂缝及继续浇筑时新老混凝土变形不一致的问题。 4)易于观察岩石表面的串、冒浆等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5)避免钻坏混凝土内埋设的冷却水管、受力钢筋、测试仪器等构件。 6)节省直接钻混凝土或预埋导管的费用。 主要缺点: 1)由于岩石表面无盖重,不能采用大的灌浆压力,致使一部分需要较大压力才能灌浆的细小闭合裂隙,没有得到很好的灌注。 2)在裂隙发育地段,易产生冒浆、串浆尤其是周边孔段,需采取一些封堵措施才能完成灌浆工作。 3)找平混凝土不易震捣、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找平混凝土的质量和与基岩的胶结紧密程度是进行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3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实施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不足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克服的,下面就怎样实施提出建议。 3.3.1 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部位的选定 按设计要求兼辅助帷幕防渗的固结灌浆部位,地质缺陷部位,陡直立边坡部位要求采用有盖重固结灌浆,但混凝土浇筑是按块划分,兼辅助帷幕防渗的固结灌浆孔与一般固结灌浆孔位于同一坝块,地质缺陷部位是局部的,所以在兼辅助帷幕防渗的固结灌浆孔,地质缺陷部位采用有盖重,其他部位采用无盖重是难以操作的。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今后中可以兼辅助帷幕防渗的固结灌浆孔移到帷幕灌浆廊道内,对地质缺陷进行妥善处理后,再进行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 坝址基岩优良岩体占98%以上,断层碎裂岩体不足2%,所以大面积地进行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是有条件的。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