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培育电力信息产业,必须要发挥电力自身的优势,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电信经营方面,电力行业不乏优势,主要表现在:(1)国家电力公司是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全国性公司,具有雄厚的物质实力,企业规模大,便于实现规模经济。
(2)多元化经营,产业关联程度高,可产生协同效应。
(3)有良好的质量管理基础和质量保证意识,有利于提供电信服务质量。
(4)可利用现有的多种电力资源,为电信业务的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充分利用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适应电信产业发展和运营机制、加强各专业的合作是我们加快发展、大踏步走向电信市场并获得最大效益的优势所在,我们应积极培育、发展、保护好所具有的这些资源和条件,使其真正得到应有的利用和发挥。
电力通信走向市场是一个渐进过程,是由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这里主要表现在:(1)自身实力,这是我们走向市场的基础。
(2)市场环境,主要由国家政策决定,是否能够获得市场准入条件,这是我们直接进入电信市场的前提。
(3)市场份额,这是我们进入市场的利益所在和追求的目标,也是指导网络建设的依据。
(4)经营机制,这是我们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挥整体实力,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
目前,我们在上述四个方面,均存在问题,一是网络及技术实力不够;二是尚未获得电信服务的经营许可权;三是市场前景及效益虽然看好,能否把握机遇,有待努力;四是资产和管理分散,难以形成可经营的机制和实力。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解决好上述问题,把进入电信服务市场作为发展目标,结合电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有重点、有特色地建立电力信息网络服务,以较快的速度进入电信市场。
7.2 市场策略及重点
在电信市场开放的国家,电力公司通常以四种方式来利用其资源优势,一是路由出让(出售资源或以路权换纤芯),二是空余纤芯出让,三是分享电路容量,四是全面网络服务。前两种方式,我们应尽量避免采用,因为它不仅造成资源的流失,同时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分享电路容量(即:电路租赁方式)是电信经营中最简单、最原始的经营方式,虽然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这种方式仍将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在没有经营权的情况下。而从长远来说,全面网络服务才是经营者获取利益的最好方式,将产生很丰厚的增值效益。
电力通信走向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切入点,结合自身的优势,其未来业务模型应该是集“承载服务”与“增值服务”于一体,提供以“批发”为主的商业模式,选择带宽批发与网络增值服务为主体的业务切入点,体现更快、更好、更便宜的业务特点。
当前,我国电信体制改革正在深化,电力通信进入基础电信市场尚不具备条件,但在国家开放的专线出租和增值服务业务两个领域完全有条件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应以此为切入点,向电信市场渗透,积累经验,为下一步全面进入电信市场、提供网络服务做准备。
(1)在电路资源租赁方面
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的信息网工程建设此起彼伏,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以及商业运营公司都在不同程度地建设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它们在建造自己的网络时,苦于没有自己的长途电路,而不得不以比较高的价格租用电信部门的电路,即便如此,电信部门也不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如电路带宽不够,服务质量差等。因此,建网困难,网络效益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此情况下,他们迫切希望有人能为他们提供长途电路。电力通信具有覆盖全国的长途干线网络,完全有可能向他们提供电路租赁业务。
目前许多用户已找上门来,希望电力部门能够向他们出租长途电路。虽然,就目前的主干电路而言,我们暂时拿不出多少可供对外出租的电路。但是,全国互联电网的建设,给电力通信干线网络光纤化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特别是光纤的高宽带特性,使得电路一建成,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通信潜力。因此,通过充分利用正在建设的电力通信光纤网络所具有的丰富资源以及城网、农网改造所形成的接入能力,完全可向社会提供电路租赁业务,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有关部门预测,1998年底我国ISP已有208家,全国上网用户210万,专线用户约40万。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ISP、ICP、集团用户以及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迅猛增长。据中国电信数据局预测,1999~2003年我国专线用户(2 Mb/s及以下)将分别达到50.2万、66.4万、96.7万、170.2万、和355.6万,平均年增长率约59%。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在增值业务方面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已转变为多种业务共同发展的新型结构。电力系统有开展电信增值业务的良好条件,因为电力通信为适应电力市场的建立,需要建设高速、宽带数据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传递的很多信息本身就面向市场和社会用户,因此,只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完全可以向社会提供网络增值服务。IP电话在长途电话市场中极具竞争力。据国外预测,世界IP电话用户近年以24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00年和2005年间电话用户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15%和34%;国际IP电话市场较国内IP电话市场份额大得多,2000年基于IP的国际电话业务量将占20%以上,而国内IP电话业务量只占2.5%。目前我国已批准3家电信公司建立IP电话试验网和开展IP电话业务,其今后的发展将会异常迅速。因此,电力系统在此领域也完全有能力有所作为,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7.3 加强横向联合,积极争取市场准入条件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电信服务市场的开放已成必然,为了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国家将对电信运营企业资制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审批,谁有实力谁将优先进入市场。因此,我们在加强自身网络建设的同时,有必要与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如已上市的公司)建立以经济为纽带的战略或策略伙伴关系,组建合资公司,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促进网络建设,增强竞争实力。在此基础上积极赢得国家的许可,进入电信服务领域。
7.4 以创新的思维培育电力通信运营机制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电信市场规律的运营机制,这是我们走向市场的先决条件。我们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站在加快我国电信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电力通信走向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电力通信体制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保障型、经营型、现代化、产业化”的电力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探索电力通信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促进电力电信更快发展。同时,在全面竞争的环境下和对在市场进行认真分析、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优势,如宽带电路租赁、网络接入服务、全面信息提供服务等,设法将竞争对手变为自己网络的用户或合作伙伴,形成具有相当实力和专业优势的电信网络服务商。
7.5 发展重点及要求
目前在尚不具备对外服务的情况下,首先要迅速地建立内部市场,迅速建设一个能够适应各种业务需要的高速、宽带、综合、智能、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以及为整个体系服务的网管、维护、监控及软硬件支撑服务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按照电信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则,建立经营与服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理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积累经验,为全面走向市场奠定基础。初期对外的电信业务,主要以电路租赁和增值服务为主。
在网络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通信体制的改革,通过电力系统内部的横向联合,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电信企业实体,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资产规模,积极争取和创造市场准入条件,有步骤地把电力通信推向社会电信市场。
为此,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研究电力内部的业务需求和特点的同时密切注视电信市场的发展动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及需求预测研究,把握市场脉搏,提供建设依据,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经营执照,积极稳妥地参加电信市场活动。
(2)积极利用电力行业在经营方面的优势,加强网络控制能力,通过电信业务的开展,建立经济纽带关系,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