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近年来,以用户为导向的信息检索服务理念已被网络信息检索系统提供者所认可,他们开始致力于寻求改善检索服务以满足用户网络信息检索需求的方法,如改进检索系统使之更为人性化、提供个性化检索服务等。当网络信息检索系统提供者热切地希望以“用户第一”为宗旨,改善网络信息检索服务时,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因为用户的内心感受真实地反映了其在检索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网络信息检索系统提供者针对用户的这些困难,逐一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才能真正做到以用户为导向,满足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需求。 有研究表明[1],在网络用户中,有93.5%的用户使用过网络检索工具,却有66.3%的用户在使用时存在困难。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个体在追求目标时遇到困难,且这种困难持续不可控制时用户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2]。由此可以断定,焦虑是用户在使用网络检索系统查找信息时常见的内在心理状态。当用户的焦虑过度时,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检索行为和检索效率,甚至逃避、畏惧网络信息检索。因此,研究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焦虑是必要的。 1 焦虑与网络信息检索焦虑 1.1 焦虑 国内外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焦虑的定义。Ohman认为焦虑是一种支持逃避和回避的习得性驱力,是一种说不出的和不愉快的预感[3]。美国精神病联合会给焦虑的定义为:“由紧张的烦躁不安或身体症状所伴随的,对未来危险和不幸的忧虑预期。[4]”台湾学者李淑琦认为,焦虑是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到情境或压力事件的威胁而产生内在冲突和挫折的感觉[5]。王钟和等则将不确定性作为焦虑的核心成分,认为焦虑是个体平静心理感受到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威胁,因而激起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其情绪反应包括紧张、不安、不确定、焦急、慌张、忧虑等心理感受[6]。综上所述,焦虑是由外在刺激和内在心理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常发生于个体在追求目标时碰到持续不可控制的困难、不得不面临多种选择等情况。 1.2 网络信息检索焦虑论文 http://www.qiqi8.cn 毕业论文 焦虑在人类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7]。用户在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焦虑,从而影响用户的检索行为和检索效率。我们将网络用户在信息检索行为中产生的焦虑简称为网络信息检索焦虑,并给出定义为:网络信息焦虑就是由用户自身原因和检索系统原因等引起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这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包括紧张、惧怕、不确定感、无助、挫败感、犹豫不决、自我否定等。 2 网络信息检索焦虑对检索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8],它能够和广泛地新刺激或事件结合在一起,使个体注意力集中,“备战力”增强,提高个体应对事件的能力,促进事件的结果向个体期待的好的方向发展。有的观点甚至认为焦虑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部分。但是当焦虑无限放大时,个体就会产生持续显著的恐慌不安,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甚至患上精神疾病。与此相应地,网络信息检索焦虑对用户检索行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1 网络信息检索焦虑对检索行为的积极影响 如果用户在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时产生的焦虑在用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就能激发用户的检索兴趣和检索信心,提高用户的检索耐心,使用户更好地完成检索任务,并能在检索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即适度的焦虑对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9],检索结果中无(或很少有)所需信息时,90%的用户不会马上放弃检索,而是通过换库检索或输入新的关键词等方法耐心地再次检索。当检索结果小于100条时,有30%的用户有耐心翻完所有的结果页面[10],以决定自己所需的信息。 2.2 网络信息检索焦虑对检索行为的消极影响 焦虑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由于检索意愿不强烈或者检索任务不重要等原因导致用户在检索时没有焦虑或者焦虑太轻微,则可能会使用户轻易放弃检索,或者安于接受现有的检索结果,对检索质量毫不在乎。 用户在检索时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中,如用户遇到检索结果过多、检索质量过低、多次检索仍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等情况时,则可能导致用户紧张、恐慌、自我效能感降低、不能理性思考,对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使用户在行为上表现出消极选择信息、回避信息甚至拒绝信息。 正如Zilman和Bryant所说:“极度的缺乏刺激和极度的过度刺激都会构成厌恶的状态。[11]” 3 网络用户信息检索焦虑产生的原因 3.1 用户方面的原因 3.1.1 特质焦虑 特质焦虑是心理学中的概念。C. D. Spielberger的特质焦虑理论认为,特质焦虑是相对持久的人格特质中焦虑倾向上稳定的个体差异[12]。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特质焦虑与一些稳定的人格因素有关系,如自尊、被评价意识、归因风格等[13]。也就是说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由于用户的人格特质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会不同。例如,具有A型人格特质的个体性情急躁、缺乏耐性、外向但容易受到威胁[14],此类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时往往表现出不耐烦、不容易满足,易产生过度的焦虑。而B型人格特质的个体不温不火、容易满足、内敛、有耐性[15],此类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则不易产生过度的焦虑。 3.1.2 计算机焦虑 计算机焦虑是指个体在使用计算机时产生的紧张、不适等心理反应,又被称为“技术压力(technostress)”、“技术恐惧(technophobia)”或“计算机恐惧症(computerphobia)”[16]。实验表明[17],有1/3的人有过计算机焦虑体验。可见,计算机焦虑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计算机是用户进行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我们不排除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中会因为计算机使用能力不足或缺少成功经验而产生计算机焦虑。用户一旦产生过度的计算机焦虑,就会减少网络信息检索行为以避免使用计算机,那么用户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会越来越少。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社会里,计算机焦虑用户将会处于信息劣势。正如A. D. Jerabek所说:“(网络信息检索系统)使不用计算机检索技术的人不能获得信息,而不能或者不愿意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就会逐渐变得信息贫穷。[18]” 3.1.3 成就动机论文 http://www.qiqi8.cn 毕业论文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下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19]。J. W. Atkinson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30],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用户认为检索任务是可有可无的,或者用户从检索成功中获得的满足感不强烈时,用户的成就动机弱,对检索成功的愿望不强烈且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检索结果,这时用户没有或有轻微的网络信息检索焦虑;当用户不得不完成某一检索任务,或者用户能从检索成功中获得很强烈的满足感时,用户的成就动机强,这时用户网络信息检索焦虑的强弱取决于用户自身的人格特性。如具有A型人格特性的用户富有挑战精神,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检索能力,深信自己能完成检索任务,产生较为适度的网络检索焦虑,而B型人格特性的用户害怕失败,没有自信,往往高估检索任务的难度,产生过度的网络检索焦虑。 3.1.4 网络信息检索技能 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21]。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的操作技能包括:①熟练操作网络检索系统: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检索系统的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等;②清晰表达信息需求:能将意识到的需求用文字或语言表达为现实的需求;③制定可行的检索策略:包括选择网络检索系统、确定检索入口、构造检索式等;④合理筛选检索结果:选择与用户自身需求相符的检索结果。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智力技能是指用户的检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