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文章从CS域2G/3G切换相关参数及其含义、2G/3G切换的一般过程、CS域2G/3G切换优化分析的方法和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通过一个典型案例,介绍了精细化优化的分析思路和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2G/3G,切换机制,切换参数,CIO
1 引言
随着TD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范围内覆盖不足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TD网络优化也逐步从一般优化向专题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更注重3G用户实际感知和体验情况。
现阶段网络优化需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优化工作,首先是以减少小区间干扰和增强覆盖为主要目的,尤其是深度覆盖;其次是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量需求,在现有网络基础上进行扩容或者调整,调整资源配置;最后是以切实提高用户满意度为最终目的,更加注重用户的实际感受,并切实有效地减少和解决用户投诉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现阶段,TD网络覆盖还存在部分不连续、深度覆盖不够的情况,仍需要GSM网络作为必要的补充。因此,切实做好2G/3G切换相关工作,尤其是提高CS域2G/3G切换成功率就显得非常迫切。
2 2G/3G切换中相关可调整参数及其作用
TD网络中测量报告可以采用基于周期性的测量报告和基于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目前TD网络采用的是基于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方式。对于影响3A触发测量报告、进而影响切换能否顺利进行的切换参数中,表1中的5个参数对语音业务系统间切换有最为直接的影响,本文所介绍的精细化优化方法也主要是围绕这5个参数进行调整。

(1)TARGETRATCSTHD
这是一个相对值物理参数,实际值是-110加上该值(单位为dBm)。只有目标G网小区信号强度高于此门限与迟滞值之和时,才可能满足触发3A事件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个参数要根据目标G网小区实际可能信号电平情况进行调整:在G网小区信号较强时可以设置得高一些,避免过早地切入G网小区,加重了G网负担;在G网小区边缘等G网信号较弱的场合,就必须设置得稍微小一些,以便UE可以及时切入G网。
(2)USEDFREQCSTHDRSCP
这是一个绝对值物理参数,单位为dBm。只有当前所在T网小区接收到的T网信号低于此门限减去迟滞时,才有可能满足触发3A事件的必要条件之一;
该值设置得越大,UE会越早地发起切换请求,反之,UE会越晚发起切换请求。
(3)HYSTFOR3A
这是一个相对值物理参数,该参数的取值与慢衰落特性相关。该值越大,越能减少乒乓效应和误判的可能性,但也会导致3A事件触发不及时;该值越小,对3A事件的触发会更及时,但也会增加乒乓效应和误判的可能性。
(4)TIMETOTRIG3A
该参数的取值也与慢衰落特性有关。该值越大,误判概率越小,但会减小3A事件对测量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该值越小,会增加3A事件对测量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但误判概率会增大。
(5)邻区CIO
该参数只在一对2G/3G邻区上起作用。而且此值是加在测量到的目标G网小区电平值上的,因此该值越大,越容易发起2G/3G切换请求;反之,则延缓发起2G/3G切换请求。
举例说明,假设某小区参数设置如下:TARGETRATCSTHD=30,HYSTFOR3A=8,USEDFREQCSTHDRSCP=-90,TIMETOTRIG3A=D1280,则要求当TD信号强度在1280毫秒内都低于-92dBm,同时,GSM目标小区信号强度高于-79dBm(CIO默认为0)时,才能满足3A测量报告门限,UE上报3A测量报告,进而RNC根据收到的3A测量报告并综合其它情况判决是否进行系统间切换。
3 2G/3G切换的优化方式分析
现阶段需要借助于2G网络信号的广覆盖来补充TD网络覆盖的不足,从而形成比较良好的用户感知,也就是说在TD信号弱覆盖或者无覆盖的地方,需要UE及时切换到2G网络,避免产生掉话等严重影响用户直观感知度的情况。要保证用户及时地切换到2G小区,这就需要2G/3G切换相关优化工作做到位,具体来说,2G/3G切换优化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邻区优化
添加邻区的数量,原则上添加的2G邻区室外站以6个左右为宜,特殊情况(比如TD和GSM都是弱覆盖区域)也不要超过10个;室内站以1-3个为宜。若邻区数目太少,容易造成TD网络无合适2G邻区可切换,最终造成由于TD信号太弱而掉话;若邻区数目配置太多,首先是加重了UE的测量和处理负担,其次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使2G小区出现同频同BSIC问题,出现错误判断,最终造成切换不及时或者切换失败。
在选择邻小区的问题上,同等情况下优先选用切换方向合理、GSM小区性能指标较好、且无拥塞小区作为2G邻区。另外,由于频段自身的特点,900MHz信号的绕射能力较1800MHz强,覆盖范围更远,而且相同情况下1800MHz信号的穿透损耗比900MHz要大一些,因此在离TD基站相同距离的同一个地点,900MHz小区的信号电平比1800MHz更强一些。此外,还需要根据GSM网络站点的最新变化情况,及时对邻区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2)参数核查
首先是定期对现网中RNC所加的G网外部小区的参数,主要是LAC号、频点、BSIC等,与GSM现网中的小区对应参数进行对比,找出与所加参数不一致的GSM小区并修改正确。
其次还要对T网小区中出现的同频同BSIC的2G邻小区进行分析处理。对这类问题,可以从切换统计数据上来进行简单分析,分情况进行处理,影响指标的就要通过2G优化解决,或者根据站点实际位置情况删除其中一个不太合理的2G邻区,否则可继续保留。
(3)相关参数调整策略
根据切换场景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类型:
◆TD信号和GSM信号都较强的场景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此种情况下需要UE尽可能地停留在T网,因此要尽量慢切换或不切换。此时本系统使用质量门限值可设置较低,为-92左右,同时异系统切换门限设置较高,为40左右,时延采用2560ms,CIO为默认值0;
◆TD信号较强而GSM信号较弱的场景
此种情况下需要UE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T网,因此要慢切。此时本系统使用质量门限值设置较低,为-92左右,同时异系统切换门限设置较低,为30左右,以便需要切换时UE能顺利切到G网,时延采用默认的1280ms,CIO为默认值0;
◆TD信号较弱而GSM信号较强的场景
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UE上发3A测量报告,RNC下发切换命令,UE由于没有收到切换命令而导致切换失败,因此需要UE早点切换。故,把本系统使用质量门限值适当调高,比如为-90左右;
◆TD信号较弱同时GSM信号也较弱的场景
这个时候需要适当降低异系统切换门限设置,比如设置为30左右,以便UE能较容易切换到G网;
◆此外还有一种快衰落的场景,这个时候由于TD信号电平下降较快,需要修改时延以适应电平的迅速变化,因此可从D1280修改为D640;
◆对于个别邻区间切换成功率不太高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邻区间CIO值,以使小区切换参数更适合这对邻区间的切换情况。
(4)对2G小区性能进行核查
主要针对2G小区信号质量或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无告警、信号覆盖范围是否发生变化、信号质量如何、有无干扰存在、信号上下行是否平衡等方面进行分析排查和处理。需注意的是,在对2G小区进行分析处理期间,可对3G小区采取一些临时应对措施,以减少这期间的切换失败次数,等2G小区恢复正常后再把3G小区相关切换参数恢复到修改前的情况。
(5)通过RF优化
RF优化主要是以增强T网信号覆盖范围为手段,达到减少异系统切换次数和提高切换成功率的目标,同时也达到T网从G网分流业务、减轻G网负荷的目的。
4 TD向GSM切换时的具体分析
当终端检测到满足3A事件报告门限就会上报3A测量报告从而启动切换过程。修改上述2G/3G切换参数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影响3A测量报告的上报时间,影响到2G/3G切换发生的快慢,进而影响切换成功率。
4.1 TD向GSM切换流程
TD向GSM切换大致可以分为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切换请求,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切换完成[1]。具体的切换信令流程如图1所示:
 切换请求阶段:RNC根据收到的3A测量报告,判决是否进行异系统切换,如是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