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网、支撑网的开发和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覆盖全国电力系统的先进、高效、宽带、高速、安全、多业务的新一代电力通信网络平台,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6.2 加强电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增强电力通信网络实力 电力系统发展信息网络服务首先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密切跟踪电信服务市场需求和电信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能一味地效仿一些电信运营公司的经营方式及建设模式,又不能违背电信网络经营属性和自身发展规律。我们只有扬长避短,重点发展具有电力特色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具有优势的服务领域,才能更好地满足电力自身发展的需要,并迅速在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宽带化是未来电信发展的最基本特征,是信息化和服务的多样化得以实施的根本所在。实现宽带化的前提是通信传输系统的宽带化,这里主要反映在干线传输网络和用户接入网络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方面应该说电力系统最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空间。
(1)独有的输电线路资源,为实现干线传输电路的光纤化提供了强大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有35 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约67万km,随着以三峡建设为中心的全国互联电网的建设,输电线路还将迅速增加,这就为采用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架空地线缠绕光缆(GWWOP)和大跨度自承式光缆(ADSS)建设宽带干线通信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利用这些资源敷设光缆可以大大节约建设投资,同时它所具有的可靠性和易建性远远优于其他电信部门采用的地埋式管道光缆,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2)遍及全国城乡的配电线路及杆、沟,为实现用户接入系统的宽带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与国家电信部门相比,电力系统在城市中同样具有较为发达的管沟资源,同时具有遍及全国城乡的配电线路杆路资源,这些资源作为建设本地宽带接入网络的物质基础,是其他行业所难以得到的。可以说电能所到之处,光纤电路就可通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电力系统的各种资源,发展针对用户宽带接入的无线宽带、多点扩频及低压配电载波等技术,在用户接入领域有所作为。
发展宽带传输和接入系统,是电力部门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加快发展、增强实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电信运营业中站稳脚跟、争取主动、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可促进电力通信发展的各种资源,加大在宽带传输和接入方面的建设力度,并通过改革形成的新机制,规范资源管理,使这些可增值的有限资源得到利用,防止资源的流失。
6.3 加速建设电力通信宽带接入网络,增强开展各种业务的能力 接入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连接用户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手段,是提供快速网络服务及新业务、增加收入的关键。现代电信业务和多媒体通信的发展使电信网络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向着数据、话音、图像综合多媒体的大信息量飞速发展,作为承载电信业务的用户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以高速宽带接入、综合业务承载和IP多媒体应用为主。在世界各国电信市场逐步开放、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进入WTO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面对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中国电信市场将面临着剧烈的竞争和挑战,这种竞争与挑战的主要焦点将直接反应在数据、话音以及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承载接入能力上,反应在接入网的发展水平和建设速度上。建设经济、实用而又对未来宽带化、综合化、IP化业务发展趋势适应能力强的接入网,同时对其良好管理,是目前电信运营公司保障高质量电信业务服务、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要使电力通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所作为,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要看到光纤到户(FTTH)是未来通信发展的这一必然趋势,利用城网农网改造的有利时机,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具有电力特色的宽带接入网络,使得具有大容量、高性能的SDH技术向用户端延伸和基于ATM多业务处理平台的较低成本光纤传输技术AP0N在接入网中得到应用,形成优势,立足市场。
6.4 发展步骤
当前,人类社会开始迈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信息化也将贯穿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这对现代通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信息化需求也为现代通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放眼未来,积极探索,构筑面向社会并适应信息化需求的新一代电力通信网络,以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具体应开展并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三峡建设和全国互联电网形成的有利时机,加快电力通信信息网的主干电路建设与改造。
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光纤通信和大容量数字微波为主的现代化电力通信传输干线网络,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通信传输网架,与各省公司的地区网结合形成全国统一的电信网络。
近期,我们要结合东北-华北、华东-福建、西北-华中、华北-华中电网互联工程,建设跨网的OPGW干线光缆。同时,通过各种投资渠道,完成京汉广光纤电路的建设。
在网络布局上,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通信干线电路的改造,增强通信能力,适应国家电力公司西部开发战略的要求。
(2)加速发展和建设ATM/IP网。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基本实现以光纤、数字微波通信为主要传输介质、基于IP的电力数据网络,向电力市场各种应用技术支持系统提供包括数据、视讯、语音在内的多媒体网络服务。同时增强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
(3)为适应未来主导业务的转型要求及网络发展的衔接需要,紧紧抓住城网和农网改造工程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电缆入地、电线上杆的有利条件,埋设或架设电力通信特殊光缆,在全国部分中心城市试点建设光纤用户环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宽带接入网络,为电力通信走向市场奠定基础。
6.5 技术发展重点
(1)光纤通信是电力通信网络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电力行业在电信领域有所作为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密切注视光技术的发展,积极应用各种光传输、接入、交换技术(如DWDM、OXC、OCDMA等技术),使电力通信处于技术领先水平,增强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
(2)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接入系统及接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适用于电力系统并具电力特色的技术,如无源光纤接入、无线宽带、多点扩频系统,低压配电线载波系统等,使电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发挥。
(3)加速ATM技术和IP技术的结合与互通的研究。抓住Internet带来的机遇,利用IP的3~5年的市场培育期,使得互联网信息服务成为ATM当前的重点应用。
(4)要重点研究多媒体网络技术、互联网络及电子商务技术及网络安全技术,积极扩充业务范围,切实保障网络安全。
(5)加强通信网监控和管理技术的研究,结合网络建设同步实施监控和网路管理系统,实现路由、流量等自动监测和调度控制,增强网路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质量。
(6)重视通信网体制、标准等技术的发展,发挥其对通信网建设的指导作用。网路技术的研究、体制标准的制定,要努力做到:电网建设与通信网建设结合;核心网与接入网建设结合;电力系统内部需求与即将开放的社会大市场结合。要适应电信技术发展趋势并适度超前,使之成为电力通信网规划制订、设备选型、施工建设、维护管理的重要依据。
(7)加大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纳人才,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电力通信队伍,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开拓电信市场的需要。
7 市场开拓策略
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经营是企业生存的灵魂。电力通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电力通信从生产服务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建立适应电信发展的投入产出新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效益为目标,积极促进电力通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国家电力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支柱产业之一。
7.1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