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电子通信
   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      ★★★ 【字体: 】  
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1:53:14   点击数:[]    

,光通信网络(SDH)、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光通信波分复用(WDM、DWDM)等技术的突破及应用,为各类高速、宽带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使世界通信向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信息产业正在经历着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Internet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在全世界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数据业务占电信业务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电信网络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需要,电信网络基础结构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迁,以“包交换”技术取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来构建未来电信基础网络已经成为电信业界的广泛共识。另一方面,光通信技术和高速调制技术的突破、电信市场的日益开放,极大地推动了lnternet的普及与发展。现代电信网络在技术成本不断下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以IP业务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向着网络业务的数据化、综合化,网络传输的光纤化、宽带化,网络处理的分组化、lP化趋势演进。新一代的电信网络具有高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它将是利用数据平台承载话音及其它业务,以数据通信为基本技术承载包括数据、话音、图像、传真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综合、统一、开放的平台。

    总之,电信技术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1)网络从以连接为主逐步发展为以应用和业务为主;(2)电信业务从以传统语音业务为主过渡到以数据信息业务为主;(3)网络技术从以电路交换为主演进到以分组交换为主;(4)传输技术将以光纤的宽带化和高速化为主并与其它传输方式相结合;(5) TCP/IP在数据业务中将逐步占主导地位。

    毫无疑问,21世纪的电力通信网应当是一个具有更高技术层次、更大技术含量的网络。

    3 电信市场发展趋势

3.1 国外电信产业发展脉络80年代以前,国外电信产业体制有两个基本特点:电信产业是管制性产业,受政府严格管制;垄断体制,即基本电信业务由一家企业(或法人组织)经营和运作。但各国具体情况不尽一致:美国的管制机构包括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司法部、州公益事业委员会多个机构,而其它的国家大都是一个机构,虽然都是垄断体制,但美国AT&T是私人股份公司,而日、欧电信部门是国有企业。其原因一是美国的电信业是靠私人企业(及企业兼并)和政府的许可制发展起来的,而其它国家的电信产业是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在政府的直接投资和管理发展起来的;二是美国和日、欧管理电信产业的法律框架不同。

    1984年根据美国司法部和AT&T于1982年签订的和解协议,AT&T被分解,保留长途通信部门,原贝尔系统的地方通信公司组成22个地区贝尔公司(BOC),分别由7家地域性的公司(RHC)持股,和AT&T分离、独立经营,允许其它的公司经营长途通信业务。1996年美国再次修改电信法,允许电信公司和有线电视、卫星通信等公司业务交叉,全面引入竞争。80年代初以后到1990年代,英、日、德、法先后引入竞争。在开始引入竞争的初期,市场收入份额美国AT&T为90.1%,日本NTT和英国BT几乎为100%,而到1993年,ATT和BT的份额已分别降到58.5%和73.4%(仅长话),NTT在1994年降至87.8%(舍NTT垄断的市话)。

    当前全球电信业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兼并合作浪潮风起云涌,具有百年垄断史的世界电信业刚刚进入竞争年代不久,就有可能进入寡头垄断时代。

    在兼并合作中,电信产业的规模扩容,使其拥有全球化、端到端、无缝隙的通信网络,能够提供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账单的服务。同时,受技术进步、业务发展、市场驱动的影响,全球电信产业总的发展趋势是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即“三网合一”。

    3.2 国外电信产业变革的原动力在1984年美国AT&T被强迫一分为八之前,全球电信业一直处于传统垄断状态。到90年代中期,主要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也相继对国有电信公司股份化、私有化,电信业进入竞争年代。如今进入竞争状态不久的全球电信业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业界并购合作此起彼伏。1999年全球十大企业并购案中,涉及电信公司的就达四起,而同年十大电信并购案中,引人注目的有:5月美国西南贝尔以620亿美元兼并亚美达科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地区电话公司;6月24日AT&T与美国第二有线电视TCI通过股票交易形式进行合作,协议总金额达480亿美元,成为美国电信业与有线电视业之间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并购案,此举被认为是长途电话公司进军本地市场的开端,也是电信业与有线电视业融合的例证。

    而造成全球电信业兼并战愈演愈烈的原因,其一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驱使下,电信业竞争日趋激烈。其二是,各国政府为加强本国电信国际竞争力,放松或取消各种管制,如1996年美国新电信法进行了两大电信政策调整:一是打破长途与本地的界限,允许长途公司与本地公司相互进入各自的市场;二是打破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界限,允许三种公司相互进入对方的市场。其三是,1997年日内瓦《基础电信贸易协议》签订后,各国电信对外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国际电信市场将迅速扩大,竞争将更加激烈。其四是,规模经济要求企业促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提高效率。

    3.3 未来全球电信产业的市场格局世界电信产业正处于从“一个国家一个电信公司”的双边体制向“多个无国界的全球通信网”多边体制的转型期,全球电信服务最终将由为数不多的“超级电信公司”所控制,电信产业将从自然垄断、竞争向寡头垄断的道路发展。预计未来全球电信市场分配格局将以原来传统的垄断电信企业为主,构筑全球为数不多的“超级电信(集团)公司”,提供全球性业务,国际电信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状态;而原来传统的垄断企业在国内或地区范围内的电信市场仍举足轻重,甚至仍处于半垄断状态;相当多的新进入者将面向投资少、见效快的移动业务、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市场。

    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国贸易管制的逐步放松,使全球经贸往来日趋活跃,这就要求建立全球化、端到端、无缝隙的通信网络,提供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账单的服务。而电信业的并购风潮恰好迎合了这种服务的需要。

    3.4 国内电信市场发展趋势

1997年2月15日,经过3年多的艰苦谈判,占全世界电信市场份额90%以上的世界贸易组织的68个成员国,终于就基础电信谈判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各国将从1998年开始对其它国家分期分批开放电信市场。电信行业正在从原来的垄断经营向多家公司经营业务的模式过渡。随着一些国家电信市场的开放,不同网络提供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把市场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尤其是向第三世界国家的电信业务市场渗透,各大电信公司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拼命扩大规模。

    从世界电信产业的变革趋势分析,一旦发达国家电信企业的重新整合大致就绪,中国电信市场势必将面临越来越强大的“门户开放”压力。1996年11月19日,欧盟贸易委员会领导人就中国加入WTO发表谈话,要求进一步开放中国的电信市场。

    同年12月,中国政府向WTO提交三步走的20点“行业计划”,承诺在3年内制定更开放的外商经营电信的政策。中国将于2000年,在一个选择性的基础上允许外商投资者进入中国的电信业。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正处在建设与完善覆盖全国的基础电信网、普及基本电信服务的电信发展初级阶段及转轨变型期,各项改革举措正在实施,市场机制正逐步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和培育多家电信运营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将是我国电信改革的方向,也是电信产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5 国外电力通信的发展情况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家对电信业垄断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通信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急剧扩大的市场。从90年代开始的涉及全球的电信业改革潮流来势凶猛,不可抗拒。我们注意到:在公众电信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各国的电力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2G、3G切换精细化优化分析思路探讨 敬成 李孜

  • 下一篇文章:论GIS在高校房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规约管理平台设计...
  •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
  • ››对于变频器的制动技术分析
  •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多维分...
  • ››浅论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常见故障的检...
  • ››信息时代网络用户信息检索焦虑的心...
  • ››论GIS在高校房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 ››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
  • ››2G、3G切换精细化优化分析思路探讨...
  • ››光纤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与时机
  • ››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
  • ››关于电力电子装置谐波问题的综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