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一项专项行动来开展工作,组织召开上汽、东风、广汽、北汽、华晨、奇瑞、江淮等行业前十位整车企业一把手会议,讨论新能源汽车的联合行动问题。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共同签署了《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制定了“积极引领、联合行动、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的行业电动车发展战略。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9年9月5日的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应用。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项目的配套办法,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科委2009年11月3日联合下发的《重庆市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实施办法及流程(试行)》的通知,重庆市将以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和个人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是国内首次针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的补贴政策。作为全国首批13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重庆市将在2011年底前推广示范115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缓解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的成本压力,示范推广用车将享受购车及路桥费补贴等政府扶持政策。新出台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对象、数量和标准。其中,购买纳入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项目范畴,并经重庆市政府认定的新能源汽车,车辆上牌2日内,凭借相关资料,就可以去申领6900~4.3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除了规定新能源公务车、新能源出租车及新能源公交车可享受地方财政补贴外,还开创性的明确规定了私人购买新能源车可享受的补贴金额:户口在重庆市的自然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无法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可享受购车补贴,即参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对纳入重庆市示范运行范畴的ISG中度混合动力汽车给予每辆车3.6万元补贴和一次性路桥费补贴6900元,数量限定为100辆。这是国内首次对个人购买新能源车辆规定具体的补贴金额。
2009年11月17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双方在清洁能源、环保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其中包括在未来5年内各出资一半,合作建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启动煤炭高效利用技术合作协议、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美能源合作项目等。2009年年底,国内三大石油巨头悉数进军新能源产业。中海油近期向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中石化与北汽控股建立合作关系,计划在车用油料、化工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加深合作;中石油已与华能国际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天然气发电项目合作。三大石油巨头进入新能源领域将有望打破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匮乏、关键性零部件研发投入不够的僵局。
2009年12月3~4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09年工作会议,对《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规格尺寸》等7项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了审查。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补贴幅度和标准将接近公共服务领域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办法。新能源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已为时不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优化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环境,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2009年12月7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规定》),指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简称“三电”)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本着“支持研发、推进产业、鼓励应用、加强配套”的原则,按照“集成和创新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在集成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若干政策规定》提出了破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性政策,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应用推广支持、产业基地和检测服务支持、金融和人才支持等方面制订了翔实细致的政策措施。未来上海不但将全面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将加大新能源汽车采购、示范、应用的范围,未来3年内,上海将有4000~5000辆各类新能源汽车服务于公共领域。
为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在吉林省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下,2009年12月28日,由一汽集团、吉林大学、长春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科研生产单位组成的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其主要职责是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为目标,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
上述国家和地方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建了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这对于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能力和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
(三)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新政策或将出台新能源汽车在2010年伊始俨然成了最热门词汇之一。不仅电网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建充电站,意欲取石油巨头而代之,成为国内的能源霸主。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都启动起来,欲发掘这一“金矿”。而政府主管部门也推波助澜,正在筹划加大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优惠。尽管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前景有着各种看法,但我国汽车业已无可争议驶上了新能源汽车快车道。新能源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永恒的话题。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后,为实现该目标,交通领域减排势在必行。减少碳排放成为2010年两会的又一个重点话题,而作为主要碳排放源的汽车行业,无疑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这是2010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表述。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众多低碳概念中惟一入选政府工作报告的子行业。这显示出国家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预期未来新能源汽车有望获得较其他低碳行业更大的扶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现阶段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也远超其他行业,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低碳领域国家最重点的扶持行业。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不久有望出台。将新能源汽车提高为国家战略,这将是新能源发展的重大契机。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占全部汽车的二分之一,约为6500万辆。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钱”途可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也将于近期出台相关措施促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总之,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未来5~1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最重要着力点和新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大,成本较高。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采取减免购置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措施,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走向市场的重要因素。
美国和日本的经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