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爱的伦理      ★★★ 【字体: 】  
爱的伦理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4:08:12   点击数:[]    

落。一旦情爱中的任何一方丧失权力、金钱、名誉、美貌后,双方的性爱活动便终止。     罗素在其自传中谈到他追求爱情的原因,首先是它使人心醉神迷;其次它能消除孤寂;再次是他在其中看到由圣贤诗人们所构筑起的天国图景。这里,情爱全面展示出一切情爱图景的感受性、对象性及其文化性。     情爱基于个体生命双方的感受,人感受到爱他就在爱中,感受不到爱他便在爱外。个体生命处于情爱中,他从和对象的肉体与精神的对话交通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内涵——他是由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汇注为的人。在情爱活动里,没有肉体的奉献如没有精神的奉献一样是悲剧,两者缺一不可。但一方的肉体必须植根于另一方的精神里。正是基于这种植根,情爱最能使人体验到对孤独感的摆脱。情爱的文化性指个体生命双方对各自心灵的耕耘即精神上的相互事奉。即使对象有各样缺点,但情爱者依然接纳其全部。两个人的融合不是为了一方的欲望满足,而是使他们感受到不可替代的幸福。他们的心理意识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最为丰富地得到发展。当男女互道“我爱你”时,他们通过唯一的对方见出自己的本质,在相互托付中把自己的全部思想、感觉、意愿奉献给对方。若有一天个体生命的一方抛弃另一方,这乃是对其本质的自我否定。所以,抛弃爱人的人,抛弃的是自己被爱的特质。许多人因为在情爱中失败而将此爱感转移到其它对象上,也有的人因此而把对异性的爱滑落为对他们的恨。个体生命在情爱活动中见到自己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双方若要持存在情爱图景里,他们必须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实现恒久的交通,否则,情爱将退化为性爱或瓦解。     性爱在所爱对象上最为广阔,社会中的男女都可能陷于性爱之中,但因其爱者是在自然向度上同根而最缺少人文内涵。亲爱在所爱对象上指向那些同爱者在血缘上相关联的人,其自然向度大于人文向度。情爱的所爱对象只能是另一位对自己抱有情爱感受的人,爱感的双重向度相互融汇交通。由于其所爱对象的单一性,个体生命还得体验价值内容更为丰富的友爱。友爱是爱者在价值上的、神圣性的人文向度上的同根体验。友爱中爱者的肉体生命居于次要地位,它服从于所爱对象的精神生命的引导。既然如此,友爱中的爱者一旦在精神生命方面无所作为时,他便选择新的所爱对象,以实现价值上的同根体验。日常生活中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为主题的漫谈,不可能给与友爱中的爱者相互维系以根本的保证。这样的爱者,无非是为了免除自己的孤单感而和所爱的人共同虚渡光阴。以权力、金钱、名誉、美貌为内容的友爱交往背离友爱的人文向度,它把人引向事实性的肉身存在。爱者在其中获得的,只是他的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事实。这样的友爱由于所爱根基的无根性必然面临破裂的危险。     友爱只能把在社会现实中的共在者变成爱者,其所爱对象无法企及历史上的同在者。这就要求人把自己的爱感图景建立在圣爱的基础上。圣爱和友爱一样是爱者在爱感的价值向度上的同根体验,但其所爱对象因为和普遍的神圣性相关所以又和一切承受神圣性的同在者全体相关。圣爱关涉绝对价值的价值,同时承诺其它爱感图景的人文向度以终极依据。     应当特别说明的是圣爱并未完全脱离爱感的自然向度,否则,爱者将无从爱起。只是圣爱应许爱者绝对被爱的权利。基督信仰之爱作为圣爱的化身,其合理性便在这里。它一方面冲破了所爱对象的封闭性,10)另一方面将圣爱成就于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身上。上帝的爱在耶稣基督里,“因为上帝就是爱。上帝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籍着祂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11)凭着个体生命从耶稣基督领受的爱,神圣者之圣爱临在于所有的人,住在人心里。     圣爱的所爱对象,超越了社会现实中的共在者全体,指向历史中的同在者全体。凡是从创世到末世出现于历史时间中的个体生命都因着言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神圣者之中合为一体。在祂里面,个体生命归向同一位主,共有同一位父,受同一位圣灵的引导,生活在同一国度。因为,历史时间中的同在者全体与上帝的儿子同在,分享着同一位上帝的恩典。     圣爱是爱感图景的神圣性向度最充分的实现。对于个体生命言,圣爱是他承受在上的那一位向世人的应许——祂应许历史上的耶稣成为信仰的基督。在共在者全体中,个体生命不可能获得圣爱的源泉;从受制于有限性的亲人、情人、友人身上,个体生命无处能取得圣爱的依据。若要在自己的爱感图景中拥有圣爱的维度,除了领纳耶稣基督这位神圣者的肉身外,个体生命毫无办法。因为,没有神圣者的植入,哪有神圣的爱感?     总之,圣爱起源于耶稣基督自上而下的显明,通过承诺其它爱感图景以神圣性的向度实现于个体生命中。离开圣爱所内含的神圣性向度,爱感图景中的性爱将沦为男女肉身的交换、亲爱退化为肉体生命延续的联姻、情爱堕落为肉体生命生存的交往、友爱降格为肉体生命的相聚。一句话,丧失神圣性向度的爱感图景,只是以动物性向度为内容的肉身图景的集合。     圣爱和性爱构成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理性、伦理和公民政治:哈贝玛斯的现代性理论

  • 下一篇文章: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爱的伦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爱的伦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的道德判别研究...
  • ››关于“美德储蓄”活动的价值和问题...
  • ››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
  • ››李学林: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
  • ››和谐关系:毛泽东德育的内涵解析
  • ››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深入访谈的运用与...
  • ››从汶川地震反思中外人生观
  • ››汶川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
  •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
  • ››三鹿事件的伦理反思与治理
  • ››爱的伦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