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邻近的12个县,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达到了1000多个社、十七八万户。 1957年7月,随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展,中央对包产到户批评的调子越来越高。10月13日,《人民日报》把永嘉包产到户定性为“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性路线错误”,并对李云河公开点名批判。自此以后,永嘉燎原社的包产到户实验就被停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第181—183页。 ② 《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第143页。 二、燎原包产到户的具体做法 永嘉县委工作组在燎原社的试点工作不但认真,而且很科学,他们先在社的第四生产队试验,取得一些经验后再在全社试验。工作组并不是按照书本上的教条和自己头脑里的主观意见提出实验办法,而是把社队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共同探索研究将包产指标分解到田,再落实到人的具体办法。 燎原社的包产到户形式按种植品种的播种、栽培、耕耘、积肥、施肥、管理等方面细分为共约400多项工种,再按季节秩序和劳动强度,制定每个劳动力每天的工作定额及质量标准;劳力分为9个等级,从一等工15分,递减到九等工7分;制定了分季按件计算对照表,把280件大小农活按照生产季节、生产内容、工作质量、数量定额、应得劳动工分,全部计算到每丘土地,各生产队根据土地的远近、肥瘠、水利、交通、耕作难易等,确定工分定额高低,落实到人到户。 这些测算由6位会计进行,在社管委会和生产队长会议上,反复进行分析、研究、修改、补充,必要时再进行测算。有时要按照几个不同的方案进行测算,加以比较。所有方案还要在不同类型的座谈会上征求意见。1987年5月,从燎原社会计室老屋中找到的8只木箱里燎原社实验的账册资料,就有2000多斤。① 永嘉模式的科学归纳是“统一经营、三包到队、工分到丘、责任到户”。关于永嘉模式具体做法的总结有好几份,其中,温州地委农业合作部对燎原社的调查报告对永嘉模式具体做法的总结简单明了: 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有下列6个方面:(1)产量处理,由社三包到队,再由队将产量包给社员个人。以[将]原来生产队耕种的地段分成若干片,包给队以下的操作小组。由操作小组将本组的土地,根据土质好坏、耕作难易,合理搭配,然后分等、分季评好产量,按劳动底分多少,包给社员,每10分底分,作为基本劳动工。劳动计酬采取定额到队、社员个人监督质量的方法,每段土地上每小段计划内工作件数与报酬以工票形式拨交管理人负责,在小组集体劳动过程中,管理人田头验收质量,发放工票。(2)经营范围划分,原则上以统一经营、集体劳动为主体,分散劳动为辅助形式。凡是适宜于集体干的农活,如犁田、割稻、插秧、拔河泥、担人粪等,都以操作小组为单位进行生产。凡是适宜于分散[干]的,如捣漏、耙岸渎、耘田、锄麦、烧火泥、摸[施]火泥等,由个人负责经营。(3)肥料:由队以社的包肥标准,包给社员个人。属商品肥料如合同肥、肥田粉、颗粒肥、外地购进猪牛粪,均由社统一购买,分到队;再由社根据社员土肥多少,分给社员个人。社员家庭土肥如猪牛粪、人粪、草木灰等,由社员个人处理。(4)大型生产资料:如牛、船、打稻机、双铧犁,归社公有,簟、箩、稻桶、谷仓、粪桶归队保管,其他小型农具及粪坑由社员个人自备。稻田灌水,除500亩用人力车水外,其他5000亩须由社包给国营抽水机站负责。全社成立半机耕辅导委员会,以作区为单位成立辅导小组,确定专人犁田。牛、船、打稻机、双铧犁,统由这个小组负责调配,木犁由犁田手自备。(5)分配问题:由社统一分配。收获时,以队为单位,在每个社员固定负责的地段上分户过秤。统一收晒,上交全社,由社按包产数量扣除社的公共积累,上缴农业税后,计算出每个劳动目的报酬,分配给社员。(6)奖赔问题:如果社员自己在固定地段上的产量超过队的包给指标,并且完成了个人应负的劳动工,即给以比例奖励。如果达不到包产指标,又完不成劳动工,即按比例进行赔产。但在某种情况下,虽然超过了包产指标,但完不成劳动工,即降低其奖励成数;反过来,劳动工超过,而产量完不成,经过检查又没有偷工减料,可降低其赔产成数。以鼓励劳动积极性。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第434页。 ② 《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第154—155页。 三、成绩与问题 燎原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57年4月春花收割前,7个生产队90户社员按田间估产办法奖惩劳动日后所编制的春花预算方案显示:比上年增加收入的计77户,占85.6%,其中贫农22户,下中农21户,新上中农11户,3个积极阶层占增加收入户数的70%,此外还有老上中农19户,富农3户,共占28%;减少收入的共13户,占14.45%,其中3个积极阶层7户,老上中农4户,富农、地主各1户。减少收入的原因和户数是:劳动力外出或经营社外手工业的8户,占61.5%;懒惰成性,不好好劳动的1户,占8%;因整个对生产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