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制烧鸡的店铺,有邮局,甚至有加工大米的碾坊,还有一位德国留学生开的一家西医诊所。在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河北省高阳县的小王果庄,300户的村子里有3家杂货铺,各种日杂商品干鲜果品样样齐全,还有3家肉铺,几家饭馆,3家专卖烧鸡的铺子。不仅高阳城里的商品,甚至保定城里的商品,小王果庄的街上都有得卖。该村并无集市,织布业虽发达,织布户买线卖布都要去县城,村内并无布商,所以这些店铺不可能只为商人服务,这些商品也不会只供商人消费。小王果庄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织布户进城买线卖布,既不用木轮手推车,也不用肩挑背驼,而是普遍使用自行车。1937年前,全村有日本进口的“僧帽”牌自行车100多辆。[31] 要知道,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是到40年代自行车才成为一种较为大众化的代步工具,此前自行车不过是时髦青年的玩具罢了。自行车不是生产工具,但骑车既比步行速度快,负重多,又比乘汽车灵活省钱,当时的农民虽未明确提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但时间与金钱的关系他们是知道得很明白的。该村农民消费观的另一个变化是,由于纺织业收入远大干农业,从事手工业赚了钱的人家往往不再买土地,而是热衷于盖房子。
手工业生产对农民消费观的影响在纺织品市场上表现得相当明显。在一个农村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人们会认为,当地的农民近水楼台,理所当然以穿用当地产品为主。事实也确是如此,但另一方面,在近代的几个著名农村纺织业区,洋布——机织布——呢绒绸缎等较为高档的纺织品都有相当大的消费量。纺织品本身是一种弹性相当大的消费品,穷苦农民只能满足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甚至一件粗布衣服穿上十几年几十年,而一旦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一旦农民的收入不再受变幻莫测的自然条件制约,他们对纺织品数量和品种的需求都会增加,农民家庭会尽可能为老人置办一身丝绸衣服,至少也要准备丝绸寿衣。细薄平滑、色泽美观的机织布会成为青年妇女和儿童的年节服装,上学读书的农家子弟可能穿洋布缝制的学生服,青年农民也有可能在干活时穿的衣服之外,置备上集市走亲戚用的“礼服”。
近代农村中消费的工业品,不止纺织品,以河北省的定县为例,1933年,定县输入的近代工业产品价值192.3万元。占第一位的是纺织品,其中棉纱价值66.78万元,各种棉麻丝制品31.07万元;其次是各种燃料(煤、炭、火柴、煤油、汽油等)52.54万元;再次是卷烟,14.21万元;其他毛革制品、碱、糖、味精、酒(各种瓶酒、啤酒、白兰地酒等)、汽水、罐头、西药、自行车及零件、抽水机、梳毛机、车床、钟表、各类铁器、农机具、玩具、文具、染料、油漆、电筒、电池及其他电料、玻璃器皿、图书、纸张、化妆品、卫生用品及照相器材等,共27.71万元。 [32] 当然,这些工业品不会完全用于农村,但定县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以农业和农村棉纺织手工业为主,无论县城和集镇,都没有什么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或工厂,非农业人口仅限于政府各部门、铁路及邮局的职工、中小学教职员工和学生,再就是商人,而定县的商业繁荣恰恰是源于农村土布生产的发展,除了布商之外,定县的商人并不多。所以定县的工业品市场应该是以农村为主的。
近代工业品进入农村市场,在当时人的眼中似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否认一些近代工业部门与农村手工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对农村手工业有一定的冲击,但无论如何,近代工业品要想进入农村市场,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要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确切地说是要农村市场上有购买力的需求扩大;第二个条件就是农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如果说第一个条件还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实现,第二个条件却必须依靠农业以外的部门——手工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和其他副业——来实现。只要一个农民还以农业生产为主业,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我们就很难想象他会轻易出售赖以维生的粮食,去购买那些好像没有多大用处,并不是生存所必须的物品。
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以年为周期的,收获以后,要以产品供应一年的消费,或者至少到下一季收获。因之,农民家庭必须储备够一年使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若有盈余才可能进一步改善生活。在生产是直接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为了交换或出售的地方,也就是说,在社会产品只有很小的部分采取商品形式的地方,产品的绝大部分留在它的所有者手中,直接转化为备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33]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就是这样留在农民手中,或作为地租留在地主阶级手中,成为储备起来的生产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传统经济的自给性,共同决定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阶级——农民和地主——都以年为时间单位安排生产和消费,社会其他各阶层的消费亦同时受农业生产的制约。国家赋税按年征收,百官俸禄以年计算,读书人设塾教书,束修亦以年为单位计量。他们的收入既以年为周期,消费支出也必得长远安排。一年有300多天,而这300多天中,又不知大自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手头有够一年所用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