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手工业生产与农民观念更新      ★★★ 【字体: 】  
手工业生产与农民观念更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9:59   点击数:[]    

18亩多,大部分小农实际占有土地面积还达不到这一水平。[10]

河北省的高阳织布区既是棉织业区,也是一个人造丝织业区(人造丝织物在当地又称“麻布”,但并非用麻纤维作原料)。20世纪20年代人造丝织业全盛期,每织一匹人造丝,独立织户可赢利5 ─ 6元,接受定货者可得工资4 ─ 5元,一张提花机一年可织150匹,收入在600到900元之间,雇工的年工资则在60 ─ 100元之间 。 高阳县小王果庄的一个织布户,自己有3架织机,雇佣工人为商人织定货,每集手工费即可得五六十元大洋。另一个织户一家5口,只有一个劳动力,自己买不起织机,给人作工织麻布,一个月的工钱可以买500斤高粱,养活全家毫无问题。[11]

丝织业收入最低的是河南省南阳附近的柞丝绸业,南阳柞丝绸业直到30年代初,一直是使用大纩络丝,旧式木机织绸,生产效率低下,这里的织户多接受包买商的定货,织一机绸的工资为7 ─ 11元不等, 而一机绸的生产周期为40 ─ 45天[13] ,以此计算,织户平均日工资在0.16 ─ 0.28元之间, 若以一年工作150天论,收入在24到32元之间。与高阳和周村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但南阳柞丝绸产区位于大别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风气闭塞,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经济不够发达,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当地的农业相比,应该说还是相当可观的。

纺织业中影响较大的还有针织业和麻纺织业。20世纪20年代,浙江省的平湖、嘉兴、石门等地形成了一个针织工业区,从事针织业的多为农村妇女,向商人雇主租赁针织机,领取原料,织成成品后得到计件工资,一个工人的月工资一般在 5 元以上。近代麻纺织品较著名的是四川省和江西省的夏布,四川省的夏布收益较低,30年代绩麻女工月收入不过1元上下,织麻工月工资在2.6 ─ 8 元之间。一个有一架织机的农户,每月净收入不足 14元,但这里扣除了工资支出,而只有一两架织机的农户通常是不雇外工的,所以这样的农户每月实际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元。江西、湖北等省的夏布业收益要比四川高一些。[14]

棉花在近代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经济作物,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都很大,在棉花种植区,轧花和弹花成为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在河北定县,如果一家轧花店有轧花机3架,雇3名工人,每天可加工300斤子棉,出100斤皮棉和200斤棉籽,当地习惯以棉籽代替加工费,200斤棉籽价格4.8元,工人工资共1.4元,店主的收入便为3.4元。[15] 相当于一亩地全年的收入。河北省完县,一架轧机每天轧花50斤,可收益1元。[16]

农村手工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门是粮食加工业,这一部门遍布全国农村,主要的有酿酒、榨油和制粉丝粉皮等,都属于作坊手工业,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较多的资金,通常设在集镇上或由比较富裕的农户从事。其中制粉业应该说是获利较少的行业,在不少地方,正产品几乎无利可图,如河北定县1931年有3114 家农户制粉, 共赢利5064元,平均每户只1.44元。但该业的副产品用处却很大,制粉农户家家都要利用粉渣养猪,粉浆倒入猪圈沤肥,每圈全年出粪肥即可值70元,加上卖猪的收益,获利也不算少。[17] 河北邯郸县制粉业的主要收入是以粉渣养猪,一家粉坊常养十几到二十头猪,养肥后出售,可获利三四百元。[18] 近代,粉丝成为一种重要出口商品,凡生产出口粉丝的地区,收益一般都比其他地区为高。如山东省有一个以烟台为中心的粉丝出口生产基地,在这个基地的黄县,制粉农户获利最多者年可得洋1000元,在招远县,利润最高时,一户粉坊赢利竟可高达3000元。[19]

近代中国农村较重要的手工业还有草帽辫业,从事这一行业者全为农村妇女。20世纪20年代初,河北沧县、静海一带编草帽辫日收入铜元40枚上下,折合银元不过一角多,但如能长年生产,一人一年也有三四十元收入。而在河南省的南乐、清风和山东省的观城,妇女编织草帽辫收入日值 1 元,技术最好的妇女一天可挣1.5元,这种收入水平是农业劳动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在这一产区,据说有不少人靠编织草帽辫而发家[20] 。

花边、发网(用人的头发编织而成,用途亦是罩在头发上作装饰)、刺绣等手工业在农村中影响也较大,这些行业的产品主要供出口,从业劳动力均为女子,尤以十几岁的女孩为主。花边发网业在最兴盛时,日收入都曾高达 1 元。1919年,山东省农村从事花边业的妇女,每人每日约可得工资0.3—0.5元不等,而同一年山东省各种行业中,工资最高的金银器业工人日工资也不过0.5元,工资水平最低的只有0.18元,且不供伙食。[21] 花边女工的收入明显高出于大多数工厂和作坊工人的收入。花边业最低工资的记录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山东省招远县,当时,招远花边女工中等技术水平者大约每日可收入0.1元。发网业最低工资更低一些,山东省益都县30年代初发网女工日工资还不到0.08元。尽管如此,若一年工作300天,也可以有二三十元的收入。 考虑到山东半岛当时男性农业长工的年工资也只不过30元上下,花边发网业的收入也就不算低了。[22]

一般说来,越是缺乏土地,农业收入低下的小农家庭,对手工业生产的依赖性越强,如著名草帽辫产区南乐、清丰、观城一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3)

  • 下一篇文章: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1)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手工业生产与农民观念更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手工业生产与农民观念更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手工业生产与农民观念更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