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组织。由于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还是私有的,在分配产品时,除了按劳分配外,还保留了土地分红,因而它又是一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的统一经营比互助组发挥了更大的优越性,而私有土地分红又符合农民的实际和利益,因此这种合作社当时表现了很强的生命力。江西在1955年夏季以前,还允许农民在合作社之外发展个体工副业和经商。这种做法,同时调动了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在发展初级社的过程中,进行了高级社试点,全省试办了36个高级社。高级社是以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实行集体公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组织。它取消了土地分红,把耕畜和大型农具作价归公,实行集体劳动,统一分配,按劳动工分支付报酬。应该说,在生产关系变革中,试办少数更高形式的集体所有制生产合作组织是有必要的。但在1955年下半年全国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情况下,江西也加快了发展高级合作社的步伐。省委继11月修改计划之后,又在1956年元月再次修改计划,要求全省提前到1957年普遍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完全的社会主义合作化。于是,全省各地都把大办高级社作为最重要的事。据统计,到1956年底,实有初、高级社共20348个,入社农户达393.7万户,占总农户的98%,其中高级社占96%,初级社占2%,全省实现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2、快速发展的合作化运动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
从1952年春到1955年夏,江西由大量发展互助组,到努力办好初级社,个别试办高级社,呈现多种合作形式并存、交叉发展的局面。这些互助合作组织,生产资料和所有权不同,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方式不同,且组织规模较小,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然而在合作化高潮中,全省从1955年底到1956年末,仅仅一年时间就普遍建起高级社,虽然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快速发展的合作化运动也带来了许多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有大约半数的农户是在短短的几个月中,由互助组跳越初级社阶段,直接进入高级社的,因而思想上缺乏充分的认识与准备;其二,高级社的规模偏大,每社平均170多户,大的达1000多户,超越了当时农村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接受程度;其三,高级社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对多种经营缺乏必要的安排,对家庭副业也限制过死。总之,工作上存在着要求过急、方法简单、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偏差,过早地否定了农民家庭对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使高级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省委曾采取过一些有益的措施。1957年2月中旬,省委召开五届三次全体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俊秀在会上指出,全省农村"今后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生产与多种经营的方针,贯彻执行互助政策,解决社内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高级社内部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管理过于集中、劳动组织和生产责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高级社进行了整顿:调整了社、队规模,生产管理上推进"三包一奖"制度,社员分配上提倡实行定额管理,按件计酬等。同时,开展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这些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而从组织上把高级社稳定了下来。
3、互助合作运动产生的效力
江西农村通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尽管在合作化高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经过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农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趋势。在1953年和1954年遭受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仍然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195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19.2亿元,超计划8%,比1952年增长18.3%,年递增率为3.4%。195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比1952年扩大105.2万公倾,夏种指数提高33.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1953年起,江西开始向根治水害、开发水利的目标前进,陆续修建了信河联圩、饶河联圩和赣江、抚河下游改道联圩等工程;兴建了锦惠渠、袁惠渠、金临渠等工程。1957年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32.86万公顷,比1952年增长34.7%;旱涝保收面积达90.31万公顷,比1952年增长45%。农业、林业和养殖业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粮食作物总产量1957年达到654.63万吨,比1952年增长13.8%;生猪1957年末存栏数达到526.8万头,比1952年增加了243.3万头。 三、全省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此时,江西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农业生产,如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奖励劳模政策,加快水利建设,改革耕作制度、扩大种植面积,推广科学技术,建立拖拉机站、推广新式农具与农业机械、发展畜牧、水产和山区经济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技术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57年,全省农业处于迅速恢复和发展时期。
1、种植业的发展
省政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在短时间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