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工分、票证等五方面的收支账目。例如,查出一个大队1961年里一百多只鸭子被大、小队干部吃掉。但党的政策是坚持搞深搞透,又要坚持实事求是。有的干部说,现在社员提意见,好比太湖里洗马桶——野豁豁,这次不被“整死”,也要“冤死”。但后来大多数干部看到并不是听到风,就是雨,反而可以是轻装上阵,调动了积极性。有人说,毛主席搞“四清”,猜到我们心里;“不清”的气已经闷了几年,可以出一出了。又有人说,过去群众见干部侵占集体财产而不起劲,干部见群众不听话而不起劲,现在是干部和群众都起劲了。
当时还建立了贫下中农组织,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有人说,这样“今后就不怕地富反坏破坏,不怕干部打击报复,不怕生产搞不好了”。而参加贫下中农组织的人是要经过排队的,要求是历史清楚、表现积极、觉悟高、斗争性强等。有些人虽然是贫下中农成分,也暂时不能参加,例如,常年不参加集体生产的民办学校老师和木匠等;出嫁或入赘到富裕中农家里,影响较深的人等;还有惯偷、惯赌等。但是也有人说,“工作组在这里象象样样,工作组一走,实权在队长、队委手里,贫下中农组织还是一个空架子”。又有人说,“伲队里16个贫下中农参加组织,今后一切农活都让这16个人完成吧!”
1963年6月夏季分配搞得比较认真。经过1961年—1962年的实践,采取基本口粮和劳动工分分配相结合,加照顾的办法,群众比较满意。人口和劳动力分配比例,可以二八开,也可以二五、七五开。同时对病人、老人、下放户都加以照顾,一般都要吃到全队人口的一年平均口粮380斤。社员基本口粮、劳动粮都一次分到户,由社员自己保管、自己支配。
对大队干部补贴有明确的规定。大队固定补贴干部的人数,每个大队2—3人。包括支书、总会计或支书、大队长、总会计。夏季分配的钱,国家发的固定补贴数已达到一个正劳动力收入水平,生产大队不再补贴,待秋后一起结算。粮食标准,也等于一个劳力吃粮水平。至于超产油、工业品的分配参照300个劳动日的一个正劳力的50%进行预支,实做的劳动日在所属的生产队里根据劳动进行分配。对小队干部的补贴就更严格些。大队干部可补贴70个劳动日,小队干部只有50个,而且必须要社员讨论,一次评定到人,不得擅自增加。在大队以内活动,一律不能记误工工分。到外面开会,要凭公社证明或将误工补贴费交回,才能记工。当时对干部的管理甚为严格。 八
1964年黎里、北库公社的“四清”工作,在冬天搞了工3天。据报告,两个公社的大队、生产队干部2 841人,在经济上有“四不清”问题的干部有2 133名,占干部总数的75%。其中贪污盗窃的623人,共贪污现金68 885元,贪污盗窃粮食74 451斤,其他实物折款5 629元,食油801斤,布票、针织品票7 825尺。其中还有734名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5.8%,交代了投机倒把、放高利贷和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等问题。又有463名干部,占干部总数16.3%,检查交代了强迫命令、违法乱纪、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等思想作风问题。干部的挪用、透支、借支等也作了统计和处理。同时进行退赔兑现。1964年底,可以退清的干部占58.5%。原来以为“多吃多占,总归便宜”的干部,也认为现在真是老实人不吃亏了。
这两个公社在这次13天的“四清”后,又接着搞下去,共有78天时间。查出两个公社543名四类分子,大小破坏事件共8 629起。其中严重破坏言行的敌人有143名,占四类分子总数的26.3%。大家认识到“赤练蛇变不了黄鳝”,和敌人是桥归桥路归路,分得一清二楚了。又对四类分子分别对待:表现好的脱帽子;漏划的戴帽子。地主富农按政策,每年比一般社员多负担占全年基本劳动总数3%的义务劳动日。又强调,派出的工作组要依靠当地基层组织和干部,而且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必须注意当时强调的两条道路斗争和公私关系上的问题,在基层干部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群众的问题大多是在干部带头、参与或听之任之的情况下,发展扩大起来的。因此,群众要看干部的态度,而干部往往又想自己能否过关?能否把矛头转向整群众?也有人认为,这些都是老问题,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难以解决。但由于干部带头检查交代问题,如某小队长主动交代1962年带头瞒报私分粮食5千斤的问题后,其他群众也检查了。当时注意把政策交给群众讨论,通过民主讨论,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又特别注意把一些问题较多的队,以及对人的批评斗争问题上,加强控制、严格审批手续,凡是要进行批评教育的人,必须得到公社党委和县委的审查批准。这两个公社原来要求批评的28人,批判斗争的16人,经过上级审查,分别改为2工人和12人。1964年,吴江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共有20个农村公社和4个直属镇同时进行。据说,总的收获是初步揭开了阶级斗争的盖子,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在社会风气和干群关系等方面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出现了冬春生产高潮。例如,过春节,以革命文娱活动代替赌博,以勤俭过节代替铺张浪费。同时,死人不请和尚,造房不请“风水”先生,生病不请巫婆,结婚不再铺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