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字体: 】  
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8:05   点击数:[]    

业很发达,小城镇建成区的工业企业分布密度普遍较高,但有些小城镇具有更为明显的工业企业群。一是“以工兴城”的工业型小城镇,如温州市瓯海的衙田镇、海滨镇,宁波慈溪的宗汉镇、象山的爵溪镇;还有一类是新兴工业型小城镇,几十个较大规模的乡镇工业企业或上百家乡镇企业构成了城镇的工业区,成为小城镇主要的经济和财税来源,成为小城镇建成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小城镇发展与进步。这类小城镇尤以划片工业小区的小城镇最为突出,如萧山、绍兴等地的许多小城镇都有十分明显的新兴工业为主体的小城镇特征。

2、专业市场型小城镇。这种小城镇一般依托于一个或几个专业市场和市场群落,这些小城镇以市
场为纽带,以搞活流通为手段,通过聚八方货,招四海客,以带动地方农民家庭加工业发展为目标,小城镇办得红红火火,有力地推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如温州永嘉的桥头镇纽扣专业市场。宁波慈溪周巷镇的中国食品市场等。

3、旅游型小城镇。我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分布在大中城镇,一些小城镇也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或为大中城市配套的外围型旅游资源而得以兴起和发展。此类小城镇因其所具有特殊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观光客,逐步发展成为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的小城镇。包括新兴旅游资源开发型小城镇,如杭州淳安的千岛湖镇,舟山普陀区的朱家尖镇;包括以旅游兴镇的自然景观型旅游型小城镇,如宁波奉化的溪口镇、金华永康的方岩镇;还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特征的旅游型小城镇,如宁波余姚的梁弄镇、温州瓯海区的古城堡下永昌镇、舟山普陀镇等。

4、山海型小城镇。这类小城镇都是以地型地貌为基础,利用其独特的海域或山区资源,或者通过港口发展中转运输,或者利用山区特色资源发展小城镇。如温州臣海的灵昆镇、洞头的黄吞镇、台州玉环楚门镇等都是利用海岛资源发展起来的海岛型小城镇。而宁波象山的石浦镇、北仑区小港镇、温州龙湾区的状元镇、平阳的鳌江镇、舟山普陀区的沈家门镇等则利用港口发展口岸型小城镇。还有宁波余姚的四明山镇、温州瓯海区泽雅镇、“花果之乡”的茶山镇等利用其特有的山区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山区型小城镇。

5、综合型小城镇。它主要以“农工、商贸兴镇”为依托而产生的。虽然我省小城镇都不是纯之又纯的可以归为某一类型的小城镇,如工业型小城镇也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也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相对而言,在综合型小城镇中,其经济结构和城镇特色则显得更为多方面和更具综合特性。其中,一是新崛起的综合型小城镇,如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城”的温州苍南的龙港镇系由村变镇,它主要通过提供投资环境条件而筑城发展起来的;还有由大镇发展起来的综合型小城镇,如瑞安的塘下镇,乐清的虹桥镇和柳市镇,金华义乌的佛堂镇,宁波慈溪的坎墩镇;也有新镇迅速发展而转变的综合型小城镇,如宁波鄞县邱隘镇,温州的新桥镇,瑞安的梅头镇等。

(二)浙江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从浙江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历程可以看出,我省小城镇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近20年间,我省建制镇增长了6倍,年均增加43.7个。据省农调队对全省90个小城镇抽样调查分析,小城镇建成区当年新增面积平均以5.3%的速度增长,城关镇则高达7.7%,其中四分之一的城关镇超过10%,个别镇高达20%以上。与此同时,小城镇的镇区人口以当年净迁入4%左右递增。从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看,近年来力度逐步加大。据省体改委1998年典型调查,用于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快的镇,每年大约在1亿元以上;中等规模、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镇,每年大约在2000万元到3000万元左右;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快的镇,每年投资也
可达2000万元以上,这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2、各地小城镇有较大发展,但地域分布不均。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比较密集,西部地区则稀少。从数量看,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市建制镇(不含城关镇)都在100个以上,分别为123个、109个和133个。从建制镇数占乡镇总数比重看,宁波、绍兴和台州三市小城镇密度较高,比重分别为78.4%、72.7%和59.0%。从建制镇地理密度看,舟山、嘉兴和宁波三市较高,分别为每42、60、75平方公里有一个建制镇。衢州、丽水等西部地区城镇密度较低,其建制镇数占乡镇总数的比重分别仅为37.1%和29.7%;建制镇地理密度则分别为每172和286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建制镇。

3、小城镇在农村社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大。据1995年乡镇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全省建制镇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48亿元,为乡的4.6倍,在占全部乡镇数49%的建制镇中,人口占农村总人口68.6%,而建制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则占全省农村的81.1%,农村经济纯收入占77.5%,上交国家税收占83.0%,乡镇财政全额预算收入占83.2%。上述社会经济指标显示,小城镇在浙江农村社会经济总量中占居绝大份额,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撑。

4、区域城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强镇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从1995年浙江综合经济实力前102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致富新思路

  • 下一篇文章:努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