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存在,有阿拉伯语汇,有古波斯语名词。同时,在俄英法语中却遗存有蒙古名词);审美观念中;音乐生活中(乐器、歌声);民间舞蹈中;传统美术中。 做这样的归纳也是为了将范围从大千世界宽泛的领域缩小到有限的范围之内,从而便于识别与思考。然而做到真正的识别尚需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筛选过程,即进入将要谈到的两项类比: 1.横向类比 跨民族的类比和跨国界的类比。相同乐器在不少国家不同民族中流传。甚至乐器称谓相同,形制相同。也有称谓不同、演奏方法不同。习俗方面。如视火为净化物,视火为神圣之物。许多民族婚礼上新人迈火,火将驱赶妖魔……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男人善跳熊舞,而日本北海道艾伊奴人在节庆上,男人们也喜跳熊舞,而且动律与舞姿形态几乎相同,这是为什么?还有,如我在会上展示的如此众多的多种形制的口弦。 我只是举出这些事例,旨在说明事物是相互有着神奇的联系。这种事例太多。横向类比可让我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 2.纵向类比 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经济形态的变异,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由于种种缘由所造成多纳茨现象,通过民族融合,文明交流所形成的新态势,给古文明遗存的进化铺垫了天然的渠道。如,蒙古族居住条件的变迁,乳品的加工与提炼方法由低级粗制到精制多样化的提升……。即使是乐器,通过纵向类比可以了解其演进的途径。如:马头琴的多形态变异,马头琴由单弦(独弦)到双弦的演变。许多乐器制作从整木剜、刮、削、磨的制作方法演进到为了求得美妙音色而精心挑选不同的木料到拼木组装的制作方法等等。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在研究蒙古族古代文明时所始终遵循的道路与方法,愿意听取各位的建议与批评。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