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文明采取了一种开放的姿态,这种开放的姿态与那种试图全盘否定民族历史的话剧相比,其现代性也许显得更为隐晦、含蓄、曲折;但是,当人们能够以一种娱乐的姿态来欣赏这种历史题材电影的时候,它至少说明了,现代的工业文明正在悄然改变了20世纪中国大众的生活面貌。正如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导论》中所谓的:
“在中国,新的变化却总是以历史和传统的面貌出现。由于历史和传统的无处不在的强大和丰富,由于历史于传统不容置疑的正当性和权威性,人们常常用旧词来诠释新知,用原有的事件来比附着当下的新颖的现象,古老的掩饰着现代的,于是,看上去仿佛总是不断上演着一出叫做“复古”的老戏,其实在这时,那些被凸显的“记忆”正使旧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在新资源的参与中,开始生动而强烈地表现着一种新取向和新姿态。”[30]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通影片的成本为15万美元至20万美元左右,而一部国产影片的投入成本仅为国币5000元至2万元,[31] 国产电影的先天不足由此可见一斑。早期中国电影人却不畏艰难,努力通过对民间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历史题材故事的挖掘,找到与境外电影的抗衡的文化资源,并最终在世界电影的谱系中,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中国电影的历史。1921年,中国最早的电影刊物《影戏杂志》的编辑陆洁,从友人信中的“教习”二字的联想中,把“director”翻译为“导演”,并最终将这门新兴艺术命名为“电影”,从而使电影这一外来艺术在创作和批评上都实现了本土化。中国电影从1905年开始,就这样在经历了从短片到长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等诸种技术演变的同时,也不断以影像的方式,承载着中国人100年来的苦难与奋争、光荣和梦想,重构着民族历史的想象共同体。
注释:
[1]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91页。
[2] 程季华著:《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集,第13页。
[3] (英)马克· B · 索尔特著,肖欢容等译:《国际关系中的野蛮与文明》,新华出版社,2004版,第39页。
[4] 参见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5] 顾肯夫著:《影戏杂志·发刊词》,上海《影戏杂志》创刊号,1921年。
[6] 《商务印书馆为自制活动影片请准免税呈文》,《商务印书馆通讯录》,1919年5月号。
[7]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1),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8]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63页。
[9] 徐卓华:《本公司成立小史》,《民粹特刊》第1期(《冰清玉洁》号),1926年7月,上海。
[10] 天一影片公司特刊《立地成佛》,1925年10月,上海。
[11]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1),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12] 郑君里著:《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81页。
[13] 青萍文:《从武侠电影说到火烧红莲寺和水浒传》,《影戏生活》第1卷第3期,1931年1月,上海。
[14] 剑云文:《操守与诱惑》,《明星特刊·火烧红莲寺》号,明星影片公司1929年8月23日版。
[15] 范烟桥文:《明星影片公司年表》,《明星》半月刊第7卷第1期,1936年10月,上海。
[16] 剑云文:《操守与诱惑》,《明星特刊·火烧红莲寺》号,明星影片公司1929年8月23日版。
[17] 嫠莺文:《武侠片的结构问题》,《影戏生活》第1卷第28期,1931年7月,上海。
[18] 茅盾文:《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东方杂志》第30卷3期,1933年2月1日版。
[19] 卢梦殊文:《新英雄主义》,《银星》1926年第4期,上海。
[20] 孙师毅文:《电影界的古装剧疯狂症》,《银星》1926年第3期,上海。
[21] 柯灵文:《试为“五四”和电影画一轮廓》,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第341页。
[22] 张石川文:《自我导演以来》,《明星》第1卷第3期,1935年5月16日上海版。
[23] 欧阳予倩文:《谈谈卜万苍》,《玉洁冰清》特刊,民新影片公司1926年7月1日版。
[24] 参见田汉文:《银色的梦》,载《银星》1927年第5期至第13期。
[25] 参见田汉文:《影事追还录》,载《中国电影》1958年6月号。
[26] 郑正秋文:《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公司特刊》第2期《小朋友》号,1925年。
[27] 梅雪俦、李泽源文:《导演的经过》,载《春闺梦里人》特刊,1925年9月长城画片公司出版。
[28] 张颐武文:《超越启蒙论与娱乐论》,《当代电影》2004年6期。
[29]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30]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87页。
[31]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114页。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