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      ★★★ 【字体: 】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0:45   点击数:[]    

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破“艺术终结论”话语的叙事性、建构性一样,任何理论都可能是一种叙事,因而带有某种暂时性、偶然性,在其他的艺术批评家眼里,同样的作品和艺术家完全有可能呈现出另外一副样貌。但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作者在其施展的理论空间里已经提供了必要的洞见,这就达到了学术的本分。作者提到的那些被他删掉的个案研究捅得我心里直痒痒,到底有哪些呢?有没有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的“中国绘画史的终结”呢?真的很想看到哎,强烈建议作者将来再出一个增补版。

    另外,作为“抠门儿”派的一员“老抠”,笔者喜欢端详文本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比如,作者多次提到,黑格尔是在1828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艺术终结论”,关于这个年份,笔者倒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在1806年的耶拿讲演中提出,也有的说是在1817年的海德堡讲演中提出。到底哪一年才是“首演”?别来什么“罗生门”呐!书中提到毕加索的同一画作却有两种叫法:《阿维尼翁少女》和《亚威农的少女》,查了一些相关艺术书籍,这两种名称都有使用,但觉得最好还是统一一下,并且给出对应的原文或英文,再提供作画日期等信息就更好了,尤其是书中提到的那些外国人名,若能配上原文和生卒年月就更完美了。在图书面临“终结”的当下,对一本学术书籍提这些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不过,我还是不吐不快:那些美丽或不美的艺术作品插图呢?“死亡亦不得一统天下”(狄兰·托马斯)。图书死了,文学还在,艺术终结处,也仍有什么存在。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谈综合材料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王莎莎

  • 下一篇文章:艺术人才与艺术理论修养-艺术院校艺术理论课教学探索 孙丽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
  •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现实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