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      ★★★ 【字体: 】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0:45   点击数:[]    

格尔1828年柏林美学讲演开始,而其处理“文学的终结”则从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2000年“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入手,并指明那是“再次宣称”,不过即使再往前追溯也终是晚于“艺术的终结”的提出,“春江水暖”——看来还是视觉艺术更早“先知”了。这里并不是要在两者之间非得比个高下,在周著中,通过对艺术终结问题的省思和梳理,以此为大背景再来看文学的终结,当能收到居高临下、豁然开朗之效。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以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开头,并在结尾部分又回到这一话题。第一部分是三个想扮“侦探”的“罪犯”,分别以“启蒙叙事”(黑格尔)、“审美叙事”(阿多诺)和“反思叙事”(丹托)三种“侦查手段”阐释艺术发展和状态,却都以自己的逻辑宣判了艺术的死刑。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在分析三“犯”的“陈述”时,结合了不同时期具体的社会、文化、艺术语境,深入揭示了艺术终结论话语的叙事逻辑,从而得出“艺术终结论是一种‘危机—回应’式的反思性建构”[1](P315)这一穿透性的结论。这就实现了何建良在《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一文中的期望:“在已有问题史的基础上,要把艺术终结研究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展开”,并且“在历史的还原性研究中进一步深化不同理论家的艺术终结背景及其理论蕴涵,既勾勒出人物的相互承传影响,又凸现出问题的深化演变”[4]。本书第二部分就是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根据艺术的现实困境,来考察“艺术的终结”的原因——也是艺术之死的终极“实在”:“艺术的终结”不仅是现代艺术的危机,更是一种现代性的危机。[1](P175)案情到这里终于水落石出:艺术之死的最大谋杀者,不是历史,不是社会,也不是哲学,而是“现代性”。同样值得称许的是,作者论述“现代性”时援引了乔万尼·凡蒂莫(Gianni Vattimo,1936-)”的论点,此人被认为是当代意大利最重要、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不同于那些法国思想家的另一条理路,却似乎尚未引起我们国内学界的重视——其著作尚无一译介。在此基础上再来看“文学的终结”,其意义便变得烛照般清晰:在西方文化体制内,“文学的终结”是伴随文化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范式转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是西方精神的自我批判;它以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文化观念(如高雅与低俗、先锋与流行、精英与大众等)为前提,具有明确的哲学指向和文化语境;在实然的文化诊断(现代文学观念在全球化的电信时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知经验的变异、神圣边界的消失、文学魔法的失灵和文学权力的边缘化)和应然的文学立场(尽管现代西方意义上的文学终结了,但文学和文学研究本身依然具有永恒的存在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现代性的张力关系。

    [1](P287)

这本来是一本艺术学专著,之所以在这里扯这么多“文学”,可能因为文学领域的问题更明显吧。这不,继文学被多次宣布“死亡”之后,其载体纸质书也面临“终结”了。近期,由英国Faber出版社与Touch Press联合制作的两本数字图书——艾略特的《荒原》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面世,它们结合图文、动画、声音、影像,提供了多媒体图书的妙趣体验,一时引起媒体热议。继电子书(ebook)之后,多媒体互动图书和超文本小说(hypertext fiction)已势若冰山般出现在互联网的海平面上,同时也引起作家和评论家的新一轮担忧:纸质图书会不会消亡?有评论者预言,在视频影像和数字文化冲击下,文学有可能成为一种亚文化、甚至反文化(counter-culture)。多年前约翰·巴斯就在《枯竭的文学》(1967)中说文学已经枯竭了,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冲突、主题都被写过了,小说的形式、手法也有技穷之虞,之后的一票所谓“后现代小说”就在戮力和这一魔咒搏斗:戏仿、反讽、拼贴、元叙事、文体跨界……,而在《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中也提到,张承志的《心灵史》是伊斯兰教义、回民史诗还是以牺牲、受难为叙事主题的小说?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词典、历史还是小说?书中特别指出,研究这一问题应注意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地方性语境,要敢于直面文艺的困境和难题,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关系。这充分展示了作者视野和思考的深广、全面与自主立场。也正是这一点帮助作者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研究和文艺界新动向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与批评。

    “案子”算是破了,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惹人猜度:艺术终结之后会如何呢?在此,作者系统而敏感的思考触及当下,伸向未来,从“山穷水尽”之处又把我们带到了“柳暗花明”的另一重生境。越过影像文化、粉丝文化、网络文化、“布波族”等等当代的缤纷霓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超越美学”的新方向:多元、异质、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在黑格尔-科耶夫式的历史终结时代(或后历史时代,终结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阴郁图景中,艺术停摆于这样的一个时刻:没有任何任务需要它去完成,它也没有任何明确的命运了,它只是轮盘空转般永远持续着了。艺术没有死,而是没有了界限,没有了内容,成了一种自我否定的虚无,彷徨于审美之地的沙漠中。按照丹托的看法,艺术终结的意思其实是:艺术终于自由了,艺术再不要哲学来管了,艺术从此可以爱干吗就干吗去了。艺术失去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但是却获得了解放。凡蒂莫那里,终结之后的艺术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内涵,即乌托邦(艺术与生活实践重新整合)、媚俗(大众文化)和沉默(本真艺术)。在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野中,艺术获得了积极虚无主义的肯定,持守着存在的真理。作者已经通过大师们的眼睛勾勒了艺术终结之后的某些轮廓和框架,但关于当代艺术,仍有更多要思、要说的,我们期待着另一本书去近景“透视”。艺术仍然可以帮助人类去想象未来:“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艺术是否终结的问题,而是艺术在终结中所获得的新的艺术形态。”[1](P313)作者在后记中说“由于性好直言,深恐文笔不当之处,贻笑大方之家。这种疑虑让我在第三部分的撰写中欲言又止,删掉了大量的个案研究,期望将来深思熟虑后将其补上。”[1](P340)笔者也深以为憾,因为“理论破案”是一项十分损伤脑细胞的活儿,而那些艺术个案本来可以起到放松、醒神又潜移默化的说服功效的。况且,理论代替不了具体的艺术批评,譬如作者在马奈仿提香的《奥林匹亚》中看到的是“神性、光晕和庄严的深度感”的消失,在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里看到的是“能指与所指、形式与内容”的“对立和不协调”,以及以马塞尔·杜尚和安迪·沃霍尔为艺术“去神圣化”和“世俗化”的典型表征,都带有鲜明且浓厚的价值评判色彩,这在本书的理论框架里当然是自然和正当的,甚至我们应当为作者表明立场的勇气而鼓掌,但就像作者点参考文献:[1]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阿拉斯.绘画史事[M].董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沈语冰主编.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美术卷[G].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注释:(1)作者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丹托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后现代消费文化陷入了符号逻辑和形象统治的黑洞,各种文化领域发生了“去分化”——融合、混杂,这就为当代艺术埋设了道路。——参见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3-114页。

    (2)“所谓叙事性就是指在历史框架中陈述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的话语行为。”——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谈综合材料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王莎莎

  • 下一篇文章:艺术人才与艺术理论修养-艺术院校艺术理论课教学探索 孙丽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郭全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
  •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现实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