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晚会时 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①。从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栏目的 推陈出新,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的大红大 紫,如今娱乐节目的发展已成为各个电视台在广告 竞标中的重要筹码,也普遍成为各电视台向受众和 广告商推销自己的标志性品牌。2010年初江苏电视 台推出的大型电视速配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又引 领了新一轮收视率狂潮,轻松赶超了湖南卫视的《快 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的收视率,节目的风靡程度 远远超出了起初策划时的预料。然而节目火爆的同 时也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并引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 报等主流媒体的讨伐,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也出拳进 行治理整顿。笔者不禁思考,近年来中国大陆娱乐节 目异常火爆受到了哪些因素推动?作为电视娱乐节 目,自身应确立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定位?有关 主管部门监管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电视娱乐节目热播原因探析 近年来,各种娱乐节目相继火爆,已经成为各地 电视台竞相创制的主流节目。思考娱乐节目火爆的 原因,我们发现,这与近年来社会流行文化的变迁和 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民众审美观和价 值追求的转变. 第一,平民化、草根化崇拜的显现。无论是“芙蓉 姐姐”、“犀利哥”还是“凤姐”,这些人物符号的流 行和传播都直接体现了广大民众对“平民偶像”的 崇拜,同时对于精英文化等“宏大叙事”也渐行渐 远。这些没有过多包装和修饰的“平民偶像”有着与 平民相似的背景、相貌、学识等因素,民众容易产生 强烈的亲切感和较高的认同度. 第二,娱乐化倾向的凸现。随着生活、工作压力 的日益增大,社会对于娱乐休闲的需求显著增强。民 众逐渐远离精英文化、公共话题,转而获取趣味性、 娱乐性强的信息,在消费这些娱乐产品的时候,获得 精神的宣泄和情感的释放。媒体也在此时迎合了受 众“娱乐至上”的需求,制造了大量的娱乐节目,满 足不同类型受众的多样化娱乐需求. 第三,拜金主义的泛滥。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 过程中,经济发展带给民众一种“焦虑”的情绪,这 种焦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财富分配不均后出现的一 种“相对剥夺感”,社会对于金钱的崇拜异常剧烈, 伴随产生的是一系列传统道德的解构、人类情感的 贬值。如今,电视娱乐节目中也同样充斥着拜金、浮 华,通过给观众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浮华世界,从而满 足了一部分民众的感官的虚荣。在《非诚勿扰》“拜 金女”马诺事件中,女主角“宁在宝马中哭泣”的言 论是浮华世界最好的注脚. 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追求 康德曾经把人的愉快归纳为两类:一是经由感 官或者鉴赏获得的“感性的愉快”,二是通过概念或 者理念表现出来的“智性的愉快”。而目前的电视娱 乐节目多注重文化消费层面上的游戏、娱乐、炫耀和 欢愉,旨在逃避现实生活和调节世俗,而作为审美层 次上的“智性的愉快”却往往被忽略。挖掘隐私、讽 刺人物外形、突出感观刺激等大行其道,成为电视娱 乐节目的惯用伎俩,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审美价值,走 向了传统审美的对立面. 电视娱乐节目出现审美缺失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电视台自身的问题。一方 面,商业逻辑制约着媒介运作和媒介伦理,电视台的 商业运营性质在讨伐声中备受责难。另一方面,电视 受众的审美和价值追求发生变化。作为文化消费者 的观众,手拿遥控器投票的商业化运作性质使得电 视节目将受众的口味和兴趣放在第一位,因此,受众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娱 乐节目的走向和底线. 审美,作为一种体验,是人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 的存在状态。审美是满足人们对美的高级需求,而不 是对本能的低级满足。仅仅把审美对象当作一种本 身无需道德判断的东西,就失去了审美的基础。②笔 者认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追求应当涵盖以下几 个方面: 第一,电视娱乐节目需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媒介 不能盲目地迎合受众偏激的需求,更不能让不健康 的审美价值观通过媒介向大众传播,造成不良影响. 电视娱乐节目的根本目标还是应该放在满足广大电 视观众文化需求,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的层面 上。电视娱乐节目能够给观众们一种精神美的享受. 第二,电视娱乐节目的主题要贯彻三贴近的原 则。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真实地反映了受众力图摆 脱传统类电视节目中精英文化“宏大叙事”的模式 和框架的意图。“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等 人物符号的流行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主流 话语渠道的偏差,没有传统精英分子的学识、财富等 等,没有过多的包装和修饰,反而给人一种相对真实 的感觉,也更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度. 电视娱乐节目需要做到在世俗化与低俗化之间 寻找到平衡点,真实再现普通民众的“原生态”生 活,在柴米油盐的感性生存体验中展示人的悲欢离 合、酸甜苦辣的人生境遇,从中挖掘出值得回味的戏 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是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世俗 化所引发的低俗化的隐忧,在应有的思想深度和品 质格调上疏于要求而丧失其在整个社会背景下的意 义真实. 第三,电视娱乐节目技术环节方面,注重舞台设 计、灯光配置、音乐效果、画面切换、节奏把握等等. 审美最基本的也是最直观的就是视觉美,一个节目 的场景设计对于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华 丽但又朴实的场景布局加上高科技手段的装饰,给 人们一种新颖的美,而在节目各个环节的安排上也 要环环相扣,将内容紧密整齐地连贯起来. 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定位 目前,青年人是娱乐节目的主要受众群,观看节 目的过程也是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婚恋观进行再塑 造的过程,因此娱乐节目的价值定位有着较为重要 的社会影响。选择“娱乐至上”的纯粹娱乐价值还是 选择寓教于娱乐之中的价值,决定了电视娱乐节目 的品位和层次。就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来看,我 们的选择当然是明确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最符合社 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娱乐节目的 教育功能是那种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伦理观念、 精神品格的人生境界的力量,是那种能够净化人的 灵魂、激励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素质, 从而实现改造世界重铸自我的功能。”③笔者认为,电 视娱乐节目在策划制作过程中应当努力达到以下几 方面要求: 第一,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应当 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弘扬时代先进 理念,表现出一种催人上进、奋发努力的精神气质, 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第二,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媒体有自身的社会 责任,这种责任要求媒体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 时,为丰富社会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民族 性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电视娱乐节目也是如此, 娱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电视娱乐节目的根本目标 还是应该放在发扬传统文化,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 品位的层面上,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文化需求. 第三,不断进行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超越. 由于诸多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的电视媒体原创能 力不强,引进吸收电视强国的节目形态和创意是有 效解决我国电视节目形态老化问题的好办法。④但我 们同样要强调自主创新,即使引进节目,也要注意本 土化的完善和创新,不能全盘照抄。在节目发展起来 后,也应当不断创新,加入新的内容,不能一直走老 路。另外,主持人要追求个性风格多样化,时刻给观 众新鲜感. 观众在观看娱乐节目时,心情一般都是轻松愉 悦的,很多信息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所以娱 乐节目给自身一个健康的价值定位的基础上,担负 起社会责任,才能在寓教于乐中营造良好的娱乐氛 围,提高全社会的欣赏品位. 参考文献: ①谢耘耕、唐禾:《2006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现 代传播》2006年第6期. ②田维钢、付晓光:《真人秀电视节目的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