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在2010年初,我们一下子看到了三个收视率靠前的省 级卫视在交友节目上展开了直接的竞争?这无疑是一个信号,说明出现了第二轮电 视交友节目热,不过它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亲节目了,更多地变成了展示青年 人风采的舞台. 电视交友节目的“一夜 走红” 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的 电视屏幕上忽然开始流行交友 节目,标志是三个颇有影响力 的省级电视台———湖南、江苏 和浙江卫视———都不约而同地 开办了电视相亲节目。有的自 称是冲关交友节目,有的强调 是新派交友节目;尽管听上去 好像是不同的菜系,给人的感 觉却是中国似乎已经到了恋爱 的季节,甚至是全民交友的季 节。然而,即便是中国的“剩女” 和“剩男”问题已经很严重,即 便是中国一些地方的男女出生 比例已经发生了某种不协调, 我们仍然很难简单地把电视交 友节目的再次流行与中国的某 个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新中国最早的征婚启事 是刊登在人民日报主办的市 场报上,现在这家报纸已经改 换门庭了。最早的电视征婚节 目是哪个呢?目前还没有看到 相关的考证。在笔者的印象 里,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 相识》是比较早的电视征婚节目,当时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杨 光俨然成了京城第一媒人。如 今,北京电视台的生活频道又 办了《选择》栏目,主持人王芳 似乎变成了杨光的接班人. 与北京遥相呼应的电视 交友节目集散地是湖南,电视 湘军的《玫瑰有约》曾经红极 一时。与北京不同的是,湖南卫视属于引进派,在改革开放 的时代,湖南充当了国外电视 本土化的第一站,从北欧到英 美,再到日本等,然后登陆湖 南,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 原创电视节目进入中国的路 线图。如果说《玫瑰有约》还带 有电视服务性节目的色彩,那 么,今天湖南卫视的《我们约 会吧》则反映了这种节目的转 型,看上去,它们更像是电视 真人秀节目,或者说是电视情 感类节目. 上海电视台也曾经办过 一个叫《相约星期六》的节目, 很像当时凤凰卫视的《非常男 女》,而如今我们只能在有线 电视频道看到上海叶惠贤主 持的《精彩老朋友》了.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在 2010年初,我们一下子看到了 三个收视率靠前的省级卫视 在交友节目上展开了直接的 竞争?如果是一些地面频道围 绕交友节目进行激烈的比拼, 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可上星 节目是最容易发生“撞车”的. 电视剧的“撞车”已经引起了有 关管理部门的注意,而湖南、江 苏和浙江卫视的交友节目又是 如此相像,甚至于引发了法律 纠纷。这无疑是一个信号,说明 出现了第二轮电视交友节目 热,不过它们不再是传统意义 上的相亲节目了,更多地变成 了展示青年人风采的舞台. 三个卫视交友节目的比较 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 江苏卫视今年开播的《非诚勿 扰》节目,当时觉得这个节目 的形式很好看。更吸引笔者的 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孟非,电 视界的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 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 的光头主持人。后来又看到了 湖南卫视何炅主持的《我们约 会吧》,最后是浙江卫视的《为 爱向前冲》。在这三个节目主 持人中,要属浙江的沈涛名气 最小。就主持人而言,笔者更 欣赏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 虽然他也有口无遮拦的时候, 不过,考虑到他是新闻节目主 持人,而交友节目也需要真实 性,所以,他的犀利风格颇适 合这种节目. 这三家强势卫视的交友 节目看起来如此相像,令人怀 疑是互相抄袭。不过如果仔细 观察,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微妙 的区别。除了主持人的差异, 观点的交锋也是一个很大的 区别。在这方面,《非诚勿扰》节 目就做得比较突出。在笔者看 来,江苏的一个成功秘诀就是 把交友的节目平台变成了展 现当今中国年轻人生活态度 的舞台。如果想要了解现代中 国的青年人,特别是80后和90 后,通常有两个渠道:一个是 互联网,另外一个就是像《奋 斗》那样的电视剧。像《非诚勿 扰》这样的节目无疑给我们提 供了另外一种了解一些青年 人的方式。现在湖南卫视的 《我们约会吧》也在增加节目的 思想性,说白了,就是不仅展示 事实,也反映观点。当然,在这 个展示观点的过程中,难免泥 沙俱下,一些女孩为了出名而 出言不逊,犹如网络的翻版。值 得注意的是,对于仅仅经过电 视大专辩论赛的年轻一代来 说,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难以 避免的,也就是说,他们会使 用许多网络语言来搏出位,比 如,靠《非诚勿扰》节目一举成 名的马诺就因为她的宝马车 言论获得广泛关注. 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 声》开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 这样一种轨迹,就是电视已经 和网络分不开了。虽然在理论 上,很多人仍然在研究电视和 网络的互动,但是在实践中,电 视和网络已经产生了某种不为 专家所觉察的联合,确切地说, 这种共谋更多的是发生在有关 青年的节目中。比如,在电视交 友这样的节目中,如果没有强 大的网络支持,或者说没有在 网络上走红的表现,那么,它们 顶多只能停留在生活服务类节 目。按照马诺的说法,像《选择》 就属于为中老年开办的婚恋节 目,不大需要和网络有什么互 动,也不需要有那么雷人的语 言,也不需要一炮走红,是较纯 粹的相亲节目. 从营销的角度看,《非诚 勿扰》节目有一个出色的地 方,就是它的女性选手相对固 定,这既增加了这些女生的知 名度,同时也使得这个节目具 有了观赏的连续性。这就好比 是电视连续剧,也可以说是一 种新闻的连续报道,这是节目 走红的法宝之一。像马诺和马 伊咪,还有谢佳和武潇,都在 短时间成为了观众熟悉的名 字。尽管网络上有关她们是托 的说法甚嚣尘上,但这并不妨 碍这个节目的观赏性。相较之 下《我们约会吧》的女嘉宾就 不那么固定,观众的识别信号就不是那么清楚. 有趣的是,《我们约会吧》 最近做了不少修改,比如,男 嘉宾出场的时候不再使用舞 女陪伴,改为自己选择一首歌 曲。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一档 周三的节目,并且在周三的节 目中做了乾坤颠倒,把女选男 变成了男选女。这样做是有风 险的,因为目前《非诚勿扰》和 《为爱向前冲》节目都是女选 男,这倒不是女权主义的胜 利,只是收视率的一种考虑.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试验,选美 基本上是女人的天下,那么, 换成男人会有什么效果呢?通 常女性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 候并不表现出同性相斥,而异 性相吸仍然成立。反观男性则 没有那么全面了,在这种时 候,他们的同性相斥法则似乎 表现的格外明显. 在这三个节目中,《为爱 向前冲》有一点是比较出色 的,就是它在屏幕下方及时打 出了观众发来的手机短信,这 些互动短信大多是评价刚刚 上场的男嘉宾。不过他们也有 一个疑点,就是让男嘉宾选出 自己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 女生。超导体女生容易理解, 江苏的节目也是选出最心仪 的女生,浙江的节目却选出了 绝缘体女生,这就有不尊重女 性的嫌疑. 比较而言,《我们约会吧》 没有场上的心理专家,而其它 两个节目都有。值得注意的 是,江苏的乐嘉变成了节目的 一员,镶嵌其中,成为一个角 色,他和主持人孟非配合默 契,如同双人组合。而浙江的 吴迪则显得有点游离于节目 之外,只是给出一些心理测试 题。也许在这种节目中,心理 专家的性别因素也发生了某 种作用。我们在北京的《选择》 节目中也看到了心理专家雷 先生,虽然他有点活宝,不过 他已经成为了这个节目拼图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交友节目还能红多久? 在中国内地的电视台中, 湖南、江苏和浙江无疑是创新能 力比较强的,如今三者都不约 而同地开办交友节目,说明中国 电视市场有这个需求。当然,在 这几个节目中还有同样明显的 引进痕迹,无论是舞台布置还是 冲关环节,都有舶来品的味道. 笔者在这里无意讨论电视节目 的版权问题,只是认为中国的电 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和全 球接轨了,特别是在娱乐节目和 真人秀节目方面。所以过分地探 讨电视的形式可能意义不大,内 容为王的概念用在本土化上可 能更合适. 从《非诚勿扰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