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      ★★★ 【字体: 】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6:2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  李德隆

内容提要: 21世纪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更是充满希望的世纪。当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在音乐教师面前时,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成败。

关键词:高师音乐  课程设置   能力培养   效果评估           

一 、高师音乐教育简况 

    纵观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国古代的教育(包括音乐教育)是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教育,至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倡导“诗书礼乐”,此后,儒、墨、道、名、法、阴阳百家争鸣,至秦汉时期的“乐府”开创了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隋唐时期的“教坊”、“梨园”使音乐教育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跨到近现代,从“学堂乐歌”的兴起到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养成高尚之风,以完成国民之美德”的主张,对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呼吁重视音乐教育的困难时期,到以唱歌为中心的初创时期,再到介绍、模仿外国音乐教学经验的发展时期,直至今日的“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至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与共处,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享受成功。)的确立,这一系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也看到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光辉前景。专业音乐教育、职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参加各类音乐比赛、音乐考级、观摩各种音乐会等等,是人们参与音乐活动的良好途径。这是我国音乐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的高等师范学校大多是由中等师范学校改制而成的,民国初期有6所(即北京、广东、武昌、南京、四川成都、沈阳等高等师范学校),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师资。1919年3月12日,教育部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设有预科、本科、专修科和研究科。“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不同类型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系科相继成立,如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上海艺术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等等。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师范教育不受重视,至1937年《训练中学师资暂行办法》的颁布才得以重视,对提高中学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明显促进。从1932年3月私立广州音乐院成立至1945年,全国已有11所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以后,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发展速度迅猛,相继建立了10所音乐学院并6所艺术学院。 于是,一度出现师范学院音乐教育模仿音乐学院教学模式,至20 世纪80年代又是音乐学院也办师范专业……应该说高师音乐教育有着非常良好的局面。遗憾的是传统的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担负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合格”已不再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仅仅上好专业课已达不到新的教学目标。因为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靠的是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高质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靠的是合格的音乐教师,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靠高师音乐教育所培养,因此,高师音乐教育重任在肩。

   1.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对能力的解释是:“凡是人在完成活动的可能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性,它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音乐的学习确需一定的天赋,更需要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创新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发达的不竭动力”。就高师音乐教学而言,演唱、演奏是音乐的二度创作过程,必然涉及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欣赏音乐时的想象与联想是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可通过体感训练法、节奏游戏训练法、曲式结构体验法、指挥训练法、二度创作训练法、符号创作法、曲调创作法等策略和方法发掘学生的潜在创作能力,主动探索音乐。

   2.重视艺术实践

    人类的音乐实践包括三个创作过程:作曲、演唱(奏)、欣赏。音乐艺术是一种直接经验,无论哪一个教学领域,都应注意学生的参与过程,把亲身参与作为获得音乐美感体验、形成音乐审美能力、提供综合音乐素质的主要手段,达到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不能只强调课堂教学的秩序性,应特别重视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3.增加文化含量

  音乐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综合素质,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特别是艺术类学科);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使音乐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笔者认为,音乐专业高考录取的文化课分数线不应降低,数学分应计入总分。因为文化素质偏低不仅给高师音乐教学带来难度,同时为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带来局限。理科中,数学和物理均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达以及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趋势,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此二者是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远程教育、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强有力工具,应视为与音乐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能力观”培养要求改革课程结

一直以来,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基本是延用传统的专业设置,即声乐(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器乐(分钢琴必修和其他器乐选修);理论(分基础理论、史论、技术理论)等课程。虽然,至第三学年分专业主修,只不过是主要课程的继续或延伸。有些院校尽管增设一些特色课,但均存在因师资而随意性设置的现象。课程设置显然是不全面的、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在:(1)在大学所学的抽象的理论和较难的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派不上用场,而工作上需要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差。(2)只会声乐和钢琴,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差,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不足。(3)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力较低,积极性也不高。科研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较低以至不能参与论文交流活动。改革课程结构需调整以往音乐学院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否则,有悖于师范性的体现。新课程设置一定要以高素质,高才能为目标。高素质是师范性的充分条件,高才能是师范性的必要条件。

            

课程结构的改革可通过替补、合并、增设三个途径去建立,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减少课时,进而合理分配课时和增加选修课。

   1.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替代《钢琴基础》课教学,学程为两年。利用现代化设备,即体现教学直观性,还能使学生相互参照。主修生增加《协奏与合奏》和《钢琴发展史》课。

    2.合并《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二合一),学程为两年。前者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后者是音乐技能训练而巩固前者,二者紧密联系不能割裂。

      3.《音乐欣赏》包括中国音乐欣赏和外国音乐欣赏两部分内容,欣赏音乐必然要分析作品,故将《音乐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四合二,合并后的课程为《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和《外国音乐史与欣赏》,学制分别为二个学期。

    4.《歌曲作法》中增加《音乐文学》课,即可提高歌曲写作的质量,还可弥补学生文学方面的不足。

5.改《艺术概论》课为《音乐美学》,提高音乐学的层次。

6.《配器》课更名为《配器法与乐队排练》,因为学生主要掌握的是小乐队(各种乐队)的编配和排练,而不是交响配器法。

      7.《声乐》课应包括《基础声乐》和《声乐发展史》,主修生增加《合伴奏》课

8.《民族民间音乐》与《民族调式和声》合二为一(因师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何方

  • 下一篇文章:解读音乐教学风格-音乐教育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
  • ››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须重视舞蹈基本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