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音乐与绘画在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音乐形象的色彩、线条与造型化强烈突出了音乐艺术中的绘画性因素,绘画性的视觉画面渲染并扩大了欣赏者的艺术想像空间;音乐与绘画的风格、流派及美学观有着历史延承的相系性,许多音乐作品就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
关键词:音乐;绘画;色彩;线条;造型
从理论上说,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似乎是两种互不相关的艺术,音乐艺术是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感官,绘画艺术是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而作为艺术,总要给人以美感。
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美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对于绘画来说,毋庸赘言,色彩是它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审美内容,不但戏剧、舞蹈,就是语言艺术的小说、诗歌在反映艳丽多姿的自然界时,也是尽量利用色彩美的。那么,经常反映“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自然界的音乐又是怎么样呢?出于一般人的预料,音乐是相当讲究色彩的。
它大体有三类:①色彩是作为加强音乐美感,塑造音乐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类音乐色彩实际上只是从美术中借用来的术语,犹如美术中也借用音乐术语一样。它不是音乐表现的目的,只是配合音乐形象的塑造。作为加强美感的手段,这类手段用得很多。例如人们常说的调性色彩,调式色彩、和声色彩、配器色彩等。②色彩不单是音乐表现的手段,而且可以是音乐描绘的对象。这大多是表现客观世界,描写自然现象的作品。③这是一种有声有色的音乐,它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也能看到绚丽夺目的色彩。把音乐和色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音乐中新兴的一个品种,人们现在称之为“色彩音乐”。以上所述,充分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也表明了音乐是可以表现某些绘画性内容的。
音乐与绘画的比较也是经常的。绘画中的“色彩”经常作为音乐的用语而出现在音乐的理论文章中,而音乐中的术语如“色彩的旋律”“画面的节奏”也常常作为绘画的用语出现在绘画理论的文章中。这些术语或用语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性的描述或比喻,而是出自一种艺术的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经验。
一、音乐艺术中绘画性因素的构成音乐中色彩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一系列刺激感官的音响组合形成的。法国作曲家伯辽兹认为配器代表了音乐中色彩的因素,配器是应用各种音响的要素来为旋律、和声及节奏着色的。
音乐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音响的色彩,音响的色彩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音色,更主要的是针对音乐中音响组合的各种手段而言。在音乐中,音的横向组合关系中所体现的调式色彩与音的纵向组合关系中所体现的和声色彩,以及各种乐器组合关系中所体现的配器色彩等,都体现了音乐整体的色彩感。
音乐中的音色和绘画中的颜色都是一种波动。
音色依靠声波,而绘画的颜色依靠光波,这是从物理的角度上来谈音色和颜色的科学性。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证实了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光组成的。牛顿还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正好与音色中的C、D、E、F、G、A、B这七个音相对应。因为七度音之间的比例大约为1:2,而七种颜色中的红与紫的比例也大约为1:2。牛顿的观点把音乐中的音色和绘画中的颜色有趣地对应了起来。
音乐中的线条性,可以说是音乐中最主要的绘画性因素之一。人们之所以能在这两种领域之间设想出某种对应性关系,主要是依靠人们的联想与感觉。音色与颜色的确都能给于人们明朗或暗淡等各种不同的感觉,一旦某种音色与颜色能给予人们相类似的感觉,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艺术通感”。
音乐中线条的体现也是由于人们的感觉而形成的。有人把音乐中的旋律,比喻为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音乐中的旋律体现在纵向的音程关系上与横向的时间关系上。
在音乐家与美术家的艺术实践中,也都在努力寻求音响及其旋律和节奏,与颜色及其色调之间的关系。但是音乐中的线条与绘画的线条有着本质的区别。绘画中的线条一方面体现了构图的因素并且是作品整体结构的基础,另一方面绘画的线条又是具有表现力的因素,线条的运用最终将构成具体的完美形象。而音乐中的线条,体现的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而非可视的事物,即一种运动形成的方向,它象征了某些运动的状态。
音乐中造型性的绘画因素可以同建筑的造型性因素联系起来。人们常用流动的建筑比喻音乐,这说明了音乐具有某种造型性特点。但是音乐的造型,是显然不可能像绘画那样,用线条和颜色在平面上组合成一种特定结构与位置的形体的,音乐的形式体现了无形的音响的造型。音乐是通过特定的音响组合,象征性地表现出某种上下与左右、前后与远近等空间关系。
音乐的音程体现出一种局部的空间关系,音乐作品的音区则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空间范围。音乐的复调体现出旋律与旋律之间的位置,这可以同绘画的主要色调在画面的关系作比较。主旋律与伴奏体现出前景与后景的前后空间关系,强弱的对比也能造成一种近和远的空间感,这可以同绘画的色彩透视关系作比较。
音乐的造型所占据的空间并不是真实的,而是由于音响的刺激。由于人们的听觉器官产生的感觉与印象,音乐不可能化为清晰的视觉形象。音乐如果有视觉的印象也只能是象征性的,音乐的形象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体验中。音乐艺术比较绘画艺术永远具有更强的抽象性。
二、音乐艺术中绘画性因素的体现音乐作品常常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表现绘画性的画面与视觉现象。音乐可以用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来暗示某种画面;可以通过音响形式来渲染情绪气氛以象征某种绘画的情景;音乐还可以通过音响的色彩来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并且通过音响运动的状态及造型来象征某种视觉形象。
音乐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暗示某种画面,这是音乐艺术的特长,任何其他艺术都不具有这种模仿的功能,比如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百鸟朝凤》。
有的音乐作品则主要是通过这些声音去暗示周围的环境,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中为了暗示鸟语花香的画面,而用了不同的木管对不同的鸟鸣进行模仿。
音乐作品有时通过渲染情绪来象征某种情景。
虽然情绪的气氛可以有多种解释,但对于那些与绘画或视觉形象有关的音乐作品的解释范围常常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作曲家已经通过音乐标题或其他方式为听众的欣赏做了提示,如穆索尔斯基的交响音画《荒山之夜》。乐曲的开始由第一、二小提琴以微弱的音量、再加上低音弦乐器的演奏,表现了荒凉而恐怖的、妖魔即将出现的夜景。这个音乐的主题体现了作曲家企图表现的情绪与气氛。
音乐可以通过音响的色彩来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音响的选择和使用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光怪陆离的声音的世界而是为了象征或暗示某种目的和意义,是为了创造一个象征性的世界。如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二幕的竖琴音色中,可以想象出湖水的波动;德国音乐家威柏的歌剧《魔弹射手》的序曲中,圆号厚重而深沉的和声象征了雄伟的山峰与层层的森林;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乐》第三乐章的那段双簧管与英国管的富于诗意的对奏中,可以想象出牧童的歌声和宁静的田园。音乐表现画面的这种手段对于构成视觉形象的联想具有决定的作用,使人们从感受这些声音而想象到相对应的环境。
音乐可以通过其音响运动的状态来象征某种视觉形象。音响是运动的,从而不断地上行与下行,为人们勾画出了一条条旋律的线条。这些线条从视觉的意义上来说非常抽象,但这种线条的感觉常常会使我们的心灵产生某种共鸣,并且引起我们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