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工作目前同样还存在不到位、艺术素质偏低等与艺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而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现行的高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也还没能从人才的知识构成等方面处理好继承、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清,“主科”定位模糊等,这些都在制约着声乐人才的培养和艺术的和谐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仍需我们广大的艺术工作者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笔者认为,金铁霖教授提出的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和金教授创造的民族声乐“七字标准”即:“声、情、字、味、表、养、象”,是值得我们广大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笔者近10年来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金教授倡导的民族声乐“四性”和“七字”的标准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应加以研究和推广。 注:本文为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李艳芳.噪音训练与歌唱技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