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      ★★★ 【字体: 】  
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9:45   点击数:[]    

。[15] 1982年的国际会议讨论了是否采用一个世界统一的HDTV标准的问题。美国的广播业者在当时并不反对采用日本已趋于成熟的MUSE作为世界统一标准,原因是当时的家用电器市场几乎是日本的一统天下,美国的电器制造商本来就没有太强的竞争力,但一旦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采用相同的电视标准,美国将比三个彩色电视标准在不同国家各行其是的状况下更容易出售其电视节目---因此美国基本上认可了这个由日本向全世界提供“硬件”而美国来提供“软件”的世界电视市场趋势。[16] 但是这个日本硬件和美国软件独霸世界电视市场的想法遭到了欧洲各国的反对,在政府的帮助下,欧洲开始建立其自己的HDTV研究小组,并在1986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日本的MUSE不同,其系统与现有的模拟开路电视系统兼容。[17]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对HDTV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在1986年,却有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 2、美国数字电视的起因与发展 (1)广播业者的利益驱动 那时,美国广播业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有线电视,1979年美国有线电视的入户率是19%,1981年是28%,1984年则增加到43%;[18]在有线电视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广电业者发现一个新的竞争者也开始出现--- 以摩托罗拉公司为首的地面双向广播器材制造商们,希望得到FCC为每个城市的电视服务机构保留的空频道用作地面双向移动通讯,如警察或出租车司机的调度系统,FCC也有意将这些空置的频道派上用场。但广播业者认为这些资源属于他们,尽管他们一时用不上,却也万万不愿意这些频道资源落入他人之手。[19] 但广播业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论说服FCC不要把空置频道给地面移动通讯公司,在一系列游说失败后,全国广播业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简称NAB)副主席JOHN ABEL突然想起NAB通过一位技术官员曾资助过佛罗里达一位名叫BILL GLENN的教授从事HDTV的研究,而播出HDTV需要的不是一个普通的频道,而是宽频。于是他提出要让FCC和国会知道,这些空置的频道需要留待将来播出HDTV。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尽管当时有些广播业者担心如果HDTV变成现实,那笔进行技术转换的庞大费用他们根本负担不起,但JOHN ABEL认为,HDTV不过是一个遥远的现实,而“找到一些当下的对策远比我们如何来了结它要重要得多”。[20] 然而GLENN教授的成果远远没有达到在FCC面前演示的程度,于是NAB决定在1987年1月,用日本的MUSE系统在FCC总部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的演示,并强调如果FCC把那些空置频道用作地面移动通讯的话,他们将不再有可能把HDTV作为免费的空中服务传送给美国公众,公众的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21] 之后,为了得到国会的支持,NAB又在国会演示了日本的MUSE系统。国会被震动了,但并不是因为空置的频道是否要用作地面移动通讯,而是因为“高新电视技术属于日本”这个事实。[22]于是形势急转直下。 (2)政府的意愿与参与 国会通过HDTV的演示,看到了日本不仅已经支配着巨大的电子消费品市场,而且HDTV这项新技术使得日本有了生产新一代电视机并向全世界销售的可能性,美国却几乎将这个大市场拱手相让。 国会为此举行了听证会,各大报纸的专栏也纷纷发表评论,而家用电器制造商则从中看到了复兴这个被日本人垄断已久的行业的良机。 广播业者因此得到了远比他们所想要的多得多的东西。政府非但不把空置频道用作地面移动通讯,而且在1987年FCC正式成立了HDTV咨询委员会,全力推进美国的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制和开发。一些超强的公司参与进来。广播业者发现HDTV,这个他们并不真正想要的东西,正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一步步朝他们走来——“我们开始了这一切,但它却转向了别处,而且我们还无法让它停止下来。”[23] 在1990年关于高清晰度电视的国际会议上,美国对日本和欧洲的技术标准都提出了反对,他们在等待自己的技术标准成熟。 1992年,在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美国的技术专家们找到了通过计算机数字编码来传送高清晰度电视画面的方法,并逐步加以改进。1993年2月,欧洲放弃了其HDTV研制项目,认为数字电视才是未来高清晰度电视的方向;1996年春,日本政府也宣布放弃了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MUSE系统,而准备在2000年转向全数字式的电视广播系统。在模拟电视系统中进行的高清晰度电视的开发,完全被数字电视的研制所取代。[24] (3)技术的多种可能性 1992年,FCC发布了一个推进数字式高清晰度电视的计划,即,政府在参与竞争的各大公司的技术系统中选择一个作为统一标准,各开路电视台都可以免费得到一个宽频频道,其义务是必需播放数字式HDTV,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彻底完成从模拟电视广播到数字电视广播的转变。而最终在这一转变结束后,广播业者要把播放模拟电视节目的频道归还给政府,届时地面移动通讯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充;而参与数字式HDTV系统开发竞争的公司,几乎都是家用电器制造商,他们将共同分享新的巨大市场。 这个看似皆大欢喜的计划却遭到了广播业者的反对,“什麽是我们播出数字式HDTV的诱因?完全没有!我们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广告费,HDTV也是同样的广告市场。”而技术转变的投资是如此之高,如果“我们被强迫播放HDTV的话,这意味着普遍的免费空中服务的终结。地方电视台将被逐出行业,美国公众将失去对方电视服务。”广播业者们如是说,[25]论调和1986年整个过程开始时一模一样,挂在嘴边的仍然是公众利益。 但不久以后,广播业者开始考虑数字电视技术暗含的其它可能性:当然你可以使用政府给予的这个宽频频道来传送数字式的高清晰度电视信号,但你也可以用同样一个宽频频道来传送6个普通清晰度的数字电视信号,或者利用这个宽频建立一个网页;或者传送付费电视节目,等等。而只有这样,新的宽频频道才能带来新的盈利机会。此时克林顿政府正在大力促进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建设,对HDTV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广播业者为此而想出了新的策略,将获得新频道作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在这里,强调的是数字信息技术服务的重要性和多样性,而对于HDTV则是模糊不清的。这一次,JOHN ABEL说,高清晰度电视只对那些有能力支付3000到4000美元购买新的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富裕家庭才有意义。频道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为什麽要用两个频道来做本来一个频道就可以作的同样的事情?在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为什麽要拒绝给公众提供更多的额外的数字信息服务?也就是说,FCC如果同意广播业者把新的宽频频道用来播出数字式的普通清晰度电视而不是HDTV的话,那麽,剩下的频道空间就可以变作其它丰富的赚钱机会。[26] 与此同时,华盛顿的一些国会议员们并不简单地认为要如FCC所说的那样,提供给广播业者一个免费的频道资源并让其得到如此巨大的获利的可能性。既然政府可以通过拍卖地面移动通讯频率来填补一些财政赤字,为什麽数字电视频道不可以照此办理?这个主意引起了不少国会议员的兴趣。一些大报的评论也开始主张频道拍卖。 (4)“公共利益”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关于数字电视的争论在1996年春天变得“白热化”。1996年3月,NBC在旧金山的附属台KROW-TV在一家大报上做广告:“想象一下你所钟爱的节目——当地新闻、气象和体育转播都将一去不复返……而这正是国会所想的事”该台还开设了一个免费的热线电话以寻求公众的支持——主题是数字电视,但争论的焦点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钱。因为国会和参议院的商业委员会在3月的后两周将要讨论如何将这项新技术带给观众。 [27]广播业者认为如果政府不给每家开路电视台免费提供第二个频道专门用作播出数字电视节目,他们将无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

  • 下一篇文章: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以省级广电集团为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曲折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美国数字电视:在权力结构与商业利...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