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45《姚广孝传》。 (45)《释鉴稽古略续集》卷2。 (46)《金陵梵刹志》卷2《钦录集》,洪武三十年丙午。 (47)《明史》卷330《西番诸卫》。 (48)《明太祖实录》卷225,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壬寅。 (49)《明太祖实录》卷231,洪武二十七年正月丙午。 (50)《明史》卷330《西番诸卫》。 (51)朱鸿:《明太祖与僧道——兼论太祖的宗教政策》,载台湾《师大历史学报》1990年6月第1期。 (52)释见晔:《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讨》,载台湾《东方宗教研究》1994年10月新4期。 (53)《明太祖御制文集补·释道论》。 (54)《明太祖御制文集》卷8《谕僧纯一》。 (55)《明太祖御制文集补·心经序》。 (56)《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1《三教论》。 (57)《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6《皇陵碑》。 (58)《明太祖御制文集补·思游寺》。 (59)吴晗:《朱元璋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12页。 (60)《洪武全书》张德信序,黄山书社,1995年。 (61)《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6《游新庵记》。 (62)《明太祖实录》卷84,洪武六年八月戊子。 (63)《明太祖实录》卷167,洪武十七年闰十月癸亥。 (64)《补续高僧传》卷20《明落魄僧》。 (65)《明太祖御制文集》卷11《宦释论》。 (66)《明太祖御制文集补·释道论》。 (67)《释鉴稽古略续集》卷2。 (68)《金陵梵刹志》卷2《钦录集》,洪武二十五年壬申。 (69)[日本]龙池清:《明の太祖の仏教政策》,载日本《仏教思想讲座》1939年第8辑。 (70)笔者曾就明代佛教史诸问题,求教于对明代佛教史有精深研究的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上引圣严法师对明太祖佛教政策的评论,即引自其委托弟子果禅法师的回信。 (71)释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第88页。 (72)《护法录》卷4《句容奉圣禅寺兴造碑铭》。 (73)《明史》卷139《李仕鲁传》。 (74)(清)彭绍升:《居士传》卷37《宋景濂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75)《新续高僧传四集》卷34《明金陵大天界寺沙门释慧昙传》。 (76)(清)夏燮:《明通鉴》卷7,洪武十五年四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77)《明史》卷139《李仕鲁传》。 (78)(明)杨士奇:《东里文集》卷17《前朝列大夫交阯布政司右参议解公墓碣铭》,中华书局,1998年。 (79)《新续高僧传四集》卷34《明金陵大天界寺沙门释慧昙传》。 (80)《补续高僧传》卷14《泐季潭传》。 (81)释见晔:《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讨》,载台湾《东方宗教研究》1994年10月新4期。 (82)(清)陈鼎:《东林列传》卷2《高攀龙传》,中国书店,1991年。 (83)(明)释净定:《共成胜缘碑记》,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五十二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5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