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下)      ★★★ 【字体: 】  
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3:21:49   点击数:[]    

, (1995) 20 E. H. R. R. 396.

  [41]莫诺·卡佩莱蒂等;前注16引书,第128-129页。

  [42][美]威廉·B·费什(William B. Fisch):《律师地位的最新发展趋势》(Recent Tendenci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Lawyer),见《千年之交的诉讼法》,第68页。

  [43]参见《1966年意大利统计年鉴》(ANNUARIO DI STATISTICHE GIUDIZIARIE),罗马,中央统计局出版社,1968年,第19、27页。而同年,法国受理的所有民事案件为441 290宗,其中28 105宗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获得了法律援助,约占6.4%.德国上述比例约为20%.1968年德国州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与获得法律援助的当事人数量之间的比例如下:汉堡州为23.6%;不来梅州为22.8%,诺德海因-威斯特伐利亚为16%;黑森为12.3%;巴登·符滕堡州为11.2%;贝尔恩为13.2%;柏林为13.5%.初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这一比例稍低,数据如下:汉堡州为6.6%;不来梅州为8.6%,诺德海因-威斯特伐利亚为6.9%;黑森为6.1%;巴登·符滕堡州为6.9%;贝尔恩为11.4%.转引自莫诺·卡佩莱蒂等;前注引书,第163页。

  [44]法国自1972年9月16日实施《法律援助法》,取消自1851年以来实施、其后作过修订(但未作根本性修改)的法律援助制度。

  [45]鲍尔·米歇尔利克:同前注⑥。

  [46]参见杨诚:《法律援助制度的比较与思考》,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第9-16页

  [47][美]理查德·L·马库斯:《诉讼超级大国的困扰》(Malaise of the Litigation Superpower),第43页及以下。

  [48]M·M·麦克斯:《葡萄牙民事诉讼制度》(The Portuguese System of Civil Procedure),第35页及以下。

  [49][智利]米歇尔·A·萨姆威(Michael A. Samway):《接近司法:智利圣地亚哥穷人法律援助项目研究》(Access To Justice: A Study Of Legal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The Poor In Santiago, Chile),载《杜克比较法和国际法杂志》,1996年春。

  [50][智利]罗伯特·G·沃根(Robert g. Vaughn):《智利司法改革建议》(Proposals For Judicial Reform In Chile),载《福特哈姆(Fordham)国际法杂志》,1992/1993.

  [51]同前注40.

  [52]参见[美]米歇尔·塔鲁伊(Michele Taruffo)主编:《程序权滥用:程序正义标准之比较》(Abuse of Procedural Rights: Comparative Standards of Procedural Fairness),Hagu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53]哈德·布阿兰肯伯格:同前注23.

  [54][美]罗斯·庞德:《大众对司法裁判不满之缘由》,载《贝勒法律评论》(BAYLOR L. REV.),1956年,第8期,原发表于《美国律师评论》1906年第40期,第729页。

  [55][澳]D·A·塔普(D.A.Ipp):《民事诉讼中对抗制模式的改革》,载《澳大利亚法律杂志》,1995年,第69期,第705-727页。

  [56][澳]杰弗里·戴维斯(Geoffrey Davies):第11届世界诉讼法大会研讨主题之二,澳大利亚国别报告。

  [57]澳大利亚法律改革委员会(ALRC):《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审视-联邦民事诉讼制度之反思》,ALRC 20,1997,p.134.

  [58]尽管统计数据表明,希腊一审民事案件平均期间1年以下的占63%,但由于包括简易程序、缺席判决、和解等情形,故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平均审理期间为2-3年。希腊诉讼迟延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诉讼延期普遍,律师可申请诉讼延期,当事人在特定情形下亦可申请,延期不超过2个月或至开庭审理之日止,虽然法院对申请理由审查严格,但实际上第一次延期申请通常都将准许。二是上诉率,绝大多数判决将进入上诉程序。不过希腊的诉讼成本并不高,法院一般不要求当事人承担全部审理支出,律师收费类似于德国,收费比例占诉讼金额的小部分,亦可协议或采取风险代理形式收费,但风险代理收费一般不超过诉讼标的金额的20%.参见[希腊]K·D·克拉姆斯(K.D.Kerameus)、S·考索利斯(S.Koussoulis):《民事司法改革:接近司法、诉讼成本及诉讼迟延》(Civil Justice Reform: Access, Cost  Delay),第11届世界诉讼法大会研讨主题之二,希腊国别报告。

  [59]参见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第1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60]阿德兰·扎克曼:《诉讼费用与诉讼迟延评估之国际比较》(Assessment of cost and delay:a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see Procedure Law on Threshold of a New Millennium, Austria Linde Press, 1999, p. 60.

  [61][英]J·A·杰诺维兹(J.A.Jolowicz):《沃夫报告与对抗制》(The Woolf Report and the Adversay System),载《民事司法季刊》,1996年7月,第15卷,第202页。

  [62][英]勒·安德鲁斯(Nei Andrews):《英国新民事诉讼法:当事人主义风光不再》(A New Civil Procedure Code for England:PartyControl“Going, Going,Gone”),载《民事司法季刊》,2000年1月,第19卷,第22页。

  [63]西吉尔·查诺尼:《民事司法危机及救济措施比较研究》,同前注31.

  [64]阿哈德·布兰肯伯格:《比较司法文化》(Cultures juridiques comparées)。

  [65][美]哈拉姆·E·乔多索、[美]斯蒂芬·A·玛佑、[埃]法斯·拉古伯(Fathi Naguib)、[埃]A·E·萨德克(Ali El Sadek);《埃及民事司法程序的现代化:功能性、系统性分析》(Egyptian Civil Justice Process Modernization: A Functional And Systemic Approach),载《密歇根国际法杂志》,1996年夏。

  [66]同前注59.

  [67]R·考尔森(R.Coulson):《欧洲能否重复美国对可选择争议解决方式的发展?》(Will the Growth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Amercia Be Replicated in Europe?),载《国际仲裁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1999年第9期,第211页及以下

  [68]阿哈德·布兰肯伯格、[日]谷口安平(Y.Taniguchi):《正式程序的非正式选择》(Informal Alternatives to and within Formal Procedures),载前注37书,《公正与效率:大会报告及研讨》,第335页及以下。

  [69][意]F·卡比(F.Carpi):《意大利的庭外纠纷解决》(Settlement of Disputes Out of Court in Italy),全球化时代的民事司法研讨会论文,见前注63.

  [70]同前注70.

  [7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载2001年3月10日《人民法院报》。

  [72]方流芳:注12引文,第130页。

  [73]关于律师收费标准的争议,参见《北京青年报法治周刊》“法律圆桌”版研讨会,《“一小时收费200美元”,律师收费标准如何定?》。

  [74]2000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法院进一步清理超审限案件电视电话会议稿,《严格审限制度提高审判效率》

  [75]同前注72.

  [76]2001年3月8日召开的全国法院加强基层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77]万鄂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从中美诉讼制度比较看司法公正与效率问题》。见2001年1月1日《人民法院报》。

  徐昕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法典法、判例法与中国的法典化道路(上)

  • 下一篇文章: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上)
  • ››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