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独特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公证在为社会信用建设服务的同时,也为市场经济提供信用支持,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有关公证信用的宣传扩大了公证的影响,拓展了公证业务,也能为公证创造更加良好的执业环境。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四)公证服务业要为社会征信体系的构建积极发挥作用 公证处在完善社会征信体系过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构建我国社会征信体系是当前社会诚信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建立企业征信体系、事业法人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方面,司法部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积极配合经贸、银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社会征信体系。这对公证行业来说,参与到征信机制的构建中也是在新形势下开拓公证业务的一项举措,对整个社会和公证行业,都是一件好事。 (五)增强公证公信力是发挥其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之关键所在 公证公信力能促进市场经济规范运作,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预防市场欺诈行为,降低市场经济交易成本。当前,市场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某些弊端,使公证公信力面临挑战, 第一章 中国公证体制改革 一、中国公证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其中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古罗马公证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出发,说明公证制度的建立是为社会经济生活服务的,因此中国公证体制改革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在古代奴隶制罗马共和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经奴隶主授权,专为办理其主人法律事物的奴隶,称为"诺达里。(notayial),意即"书写人"。他们专门为奴隶主起草各种合同和法律文书,对于其主人的这些活动也起右见证的作用。这是较早有文字记载的一种私证活动。后来,为了迎合广大罗马平民办理某些法律事务的需要,又出现了一种专职代写法律文书的人·叫"达比论",意即"代书人"。代书人都是一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人,给当事人索取法律上的帮助。不仅代当事人草拟各种法体文书,还在文书上签字作证。他们按国家的规定向当事人索取报酬。这样,"达比论"逐渐代替了"诺达里",形成了代书人制度。 这种代书人制度有几个特点: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1)代书人是一种职业,他们不能从事国家或私人的其他职业。 (2)代书人是一种自由职业,但受国家监督。国家责成他们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必须符合法律,"如发生错误,可剥夺其从事这种职业的权利。 (3)代书人必须在专门的事务所中拟定文书,只有在特别情况下,才允许其在其他地方拟定文书。 (4)为使其所拟定的文书取得无争议文书的效力,他还击将文书提交法院认定,法律记录后,该文书即成为无可争议的文件。 以上特点,对后来公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代书人制度,被学者们认为是现代公证制度的始祖。(关于公证的起源可能在肖建华的公证制度比较研究的文章中有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与经济发展有关,可以参照) 从经济基础上讲,公证制度产生于商品经济,公证的社会需求是由于商品交换而产生的,是人们在经济交往过程中由于言而无信、背信弃义造成千万次交易失败而引发的一种预防机制。为了防止失信行为和交易失败,需要找一个“中间人”来证明某事件、行为曾经发生的真实性,这就产生了“私证”。后由于私证的权威性不够,尚不能阻止某些失信之人对交易的破坏作用,进而借用国家强力来维持交易的秩序,遂产生了“公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更需追求效率。公证人作为与交易双方无利害关系的“中间人”,以国家的名义对交易双方的法律行为进行“证明”,进行监督,并作为法律专业人员向双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会有效地预防纠纷,保障交易,维护稳定。所以,就公证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言,其目的是为了预防纠纷,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保证各方利益按事先约定的原则有预见性地实现,这就是公证的本质特性和基本功能。(来源:检察日报) 我国现行公证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旧模式下的公证制度着重于行政监督与管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以及供求规律的要求。市场经济呼唤新的公证中介服务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公证界定为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证明、服务、沟通、监督的作用。公证不再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非行政的、自主的、按照自律机制运行的法律服务行为。 公证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种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 公证制度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逐渐由私证演变过来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无阶级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在阶级社会里,经常发生一些涉及权利义务的争论,如处理不好,可能引发纠纷、诉讼。因此,在涉及比较重要的权利义务时,人们往往要写出字据,请见证人在场见证,签字画押,这就是一种私证 (见证人往往只是以私人身份进行见证)。 二、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www.qiqi8.com 778论文在线 目前三种体制,分别是事业、行政、合伙三种(数据见段正坤答记者问),其中行政体制与《公证法》中规定的公证处作为民事主体并为自己的公证活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发生冲突,但由于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致使中西部地区无法改为事业体制,简单地说,无法养活自己。这一段可比较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公证人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它的制定与颁布对于促进我国公证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就此,本网记者对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公证机构、公证人员的基本情况吗? 段副部长:目前,全国共有3146个公证处。其中,按体制划分,行政体制的公证处有1553个,占全国公证机构总数的49.36%;事业体制的有1555个,占49.43%;合作制试点公证处有38个,占1.21%。 按管理层级划分,司法部管理的公证处有1个;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管理的公证处有47个,占全国公证机构总数的1.49%,由副省级市和地级市司法局管理的有372个,占11.83%;由县、县级市司法局管理的有2013个,占63.99%、市辖区司法局管理的有713个,占22.66%。 目前,全国公证从业人员数量共有19000多人。其中,公证员约11600人。 (1)从公证员学历构成看,公证队伍是一支法律知识与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队伍。 全国公证员中,目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公证员11041人,已占公证员总数的95.2%,比去年增加1.11%。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5929人,占公证员总数的51.12%,比去年增加20.9%;专科学历的有5112人,占公证员总数的44.08%,比去年减少15.03%。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557人,占全国公证员总数的4.8%,比去年减少19.5%。 此外,自2003年以来,公证员从通过司法考试人员中选任,迄今已有400余人经过实习培训进入公证队伍。 (2)从公证员年龄构成看,公证队伍是一支经验和职业阅历不断丰富、不断成熟的队伍。 全国51岁以上的公证员1797人,占全部公证员总数的15.49%,比去年增加7.09%;41岁至50岁的公证员3427人,占29.55%,比去年增加8.62%;31至40岁的公证员5185人,占44.47%,比去年减少5.57%;30岁以下的公证员1216人,占10.49%,比去年减少7.67%。 第二章 中国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先天不足问题。新中国恢复公证后,公证员准入门槛低,队伍专业素质差。比较法国、加拿大的公证人,在成为公证人前都经过严格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