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法学理论 |
|
|||||
狄骥宪法思想探析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43:50 点击数:[] ![]() |
|||||
法学流派》(上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392页。 [16] 狄骥 著,王文利 等 译《宪法学教程》,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7] 狄骥:《宪法论》第五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1页。 [18] 参见狄骥:《宪法论》第一卷第一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14页。 [19] 参见狄骥:《宪法论》第一卷第二版序言,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07页; [20] 张宏生 古春德 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410页; [21] 王世杰 钱端生 著《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一版,第62页; [22] 《列宁选集》第三卷上,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第175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68页。 [24]王名扬 著 《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766页。 [25]李龙 著 《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29页。 [26]狄骥 著,郑戈 冷静 译《公法的变迁 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7]狄骥 著,郑戈 冷静 译《公法的变迁 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8] 狄骥:《宪法论》第一卷第五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3页。 [29] 前引:《宪法论》第一卷第二版序言,第607页。 [30] 狄骥:《宪法论》第一卷第五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3页。 [31]前引:《宪法论》第一卷第六章,第639页。 [32]前引:《宪法论》第一卷第六章第639页。 [33] 狄骥 著,郑戈 冷静 译《公法的变迁 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34] 邹永贤 俞可平等 著 《现代西方国家学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第252页。 [35] 参见青年时报2003年6月28日 [36] 前引:《现代西方国家学说》,第252页。 [37] 狄骥 著, 王文利 等 译《宪法学教程》,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38] 狄骥:《宪法论》第一卷第五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4页。 [39] 在狄骥地论著里,主观权利是指社会中个人的一种权力。个人有权获得社会对其所追求的结果的认可,条件是其追求目标和行为动机符合客观法。参见前引:《宪法学教程》第3页。 [40] 王名扬 著 《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767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