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其他 |
|
|||||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现实诉求与方案求解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9:00:46 点击数:[] ![]() |
|||||
等原则”——平等地满足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基本学习需求:“补偿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给各种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以额外的教育补偿关怀。促进“两头动员”(城乡基础教育中的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对于重点学校不应抑制配置教育资源,而是应尽量扩大其优质学位的含量,通过自身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来影响薄弱学校。而对于薄弱学校,则政府在教育政策方面要给以一定的倾斜,扩大其各项教育资源,还应对长期地补偿教育资源,但薄弱学校自身也要借助政府力量着力提高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两头动员”,缩短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实力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 2.健全教育财政政策,加大城乡间教育财政的转移支付。据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对均衡性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源,要解决城乡基础教育均衡问题,最关键是加强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城乡和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投入相对均衡。而城乡间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建立在公平、有效、规范的原则之下。虽然这几年国家对教育给以较大的投入,但是相比学生的人数来说,其经费还是有限的。要解决城乡教育经费差异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在经费方面的政策给农村适当的倾斜,适当扩大中央财政对农村教育事业资金投入力度,适当扩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税收返回和转移支付的数额,缩小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的经费差距。 参考文献: 翟博.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7 (7). 韩清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略的政策分析[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 (4). 龙承建,魏龙渝.论基础教育标准化与教育均衡化发展[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 (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人民教育,2002( 2). 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58). 邱玉华,张小情.城乡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差异分析研究一一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 (2). 陈昌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行动路线图[J].财会研究,2008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刘玉浦.公共管理玉社会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