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个性和行为,以利于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言传身教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传播思想道德等,如果教育者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活动脱节,必然会动摇受教育者的信念,对教师的言教产生怀疑,甚至产生厌恶感。大学生还未真正涉足社会,教师的影响力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所以,高校校园仍是学校无小事,教师的道德行为、价值标准、工作态度,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都会对学生有所引导,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起到熏陶作用。 (二)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优化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增强、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和转变、情操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目前,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巨大作用,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在正视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的同时,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组织“寓教于乐”、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各项活动。这首先表现在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的思想观念,工作的目标应当在活动中,要将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其次,在组织各项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再次,要及时对学生的各项活动予以评价评价标准上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同时,要将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放到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上。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