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中等教育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孙雅利      ★★★ 【字体: 】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孙雅利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47:46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优化课堂教学气氛,因此,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理论上缺少认识,在实践中操作不当,难以引发学生对小组讨论的浓厚兴趣,导致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1 小组讨论存在的问题

1.1 讨论中学生参与率低,容易出现“独白”的演说局面,只为少数人提供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落实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大量地进行课堂讨论,不管有没有必要,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气氛,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浪费时间,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一: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中,教师将全班分成四个组,分别讨论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中服饰的变化、饮食的变化、居住的变化和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四个问题,学生按照分组马上进行讨论,但是实际上,分组讨论却给一部分学生提供说笑、吵闹的机会,只有部分在认真倾听和做笔记,到问题讨论结束的时候,教师请每组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参与度不高,结果课堂的问答成了少数人的独白,教师问有没有其他补充时,就鸦雀无声了。

    此处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既没有创设应有的氛围,又没有鼓动全体学生明确分工,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将问题和知识理解生硬地割裂开来,使得只回答了知识点而没有上升到更高的一个要求上来。这样的讨论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并且与《新课程标准》中“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是不相符的。

    1.2 讨论的问题设计只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容易出现“虚热”的混乱局面: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针对性,没有层次性,都是一样的模式,表面上讨论热闹,但实际上只是“作”不“合”。

    案例二:在《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中,教师将设计的问题提前让学生在课外准备,让学生充分利用书本知识和网络、书籍等多渠道资源来学习。课堂上,学生收集了很多资料,教师把预先分好的 7 个六人小组的成员分工和作答问题一起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由于问题比较多,所以只给了3min 讨论时间。因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热情也比较高,每个小组讲了很多,但是由于年龄、知识水平限制,有些观点有失偏颇。同时,也有的小组虽然内容繁多,但是大多是天马行空,借鉴别人的观点多,自己的思考却很少,回答缺乏独到见解性。

    此处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虽然教师和学生配合融洽,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讨论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准备多种有用资源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掌握学习技巧,同时也应该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1.3 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并且使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浪费形成“冷场”局面:教学有预设性和生成性双重特征,过分地注重某一个特性都不是可取之法,应当兼顾两全。与此同时,讨论后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所以如果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三:在《辛亥革命》一课中,教师在安排上课进度时特意花了 8 min 让学生讨论了一个问题,即“有人说辛亥革命最后是成功的,也有人说是失败的,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呢?”问题一抛出,下面的学生很自觉地分成两派,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讨论告一段落后,学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许多材料证明之。几乎是罗列了一些论据后,教师花了 2 min 对两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评价,再花了 1 min 说了下自己的看法,之后就进入了课堂小结的阶段了。观摩中发现,这次讨论中学生有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但是教师却没有好好记下来,不讲而过。

    此处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在时间安排上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结束后教师也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参考。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没有利用此次机会对一些生成性问题加以解释,因为这段历史的特殊性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忽略之反而会降低教师的信度。《可见,合理的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小组讨论无效或低效现象的原因分析2.1 教师对学生全体意识淡薄,很容易出现“好生”和“差生”的区别对待:案例四: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中,当时教师在问到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已经把问题打在幻灯片上,并说“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下,这个问题到底怎么样来解答比较好?”但是教师没有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这四人小组到底是前后左右,还是并排四人小组。在观摩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一开始也是迷茫的,所以课堂小组讨论就不见得有多少效果了,在这里学生也浪费了 1~2 min。在 5min 过后,学生在书上也找到相应答案,教师请了两个同学回答,基本上是书上内容,但是回答太过书面,显然不符合教师初步设想,所以又说“还有没有人有其他的回答呢?要精辟一点。”教师又亲“点兵”,当得意门生说出“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的回答后,教师大加表扬之而忽略了其他回答的学校园心理 2011 年 2 月第 9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February 2011,Vol. 9,No. 1生的感受,使得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如此会使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笔者认为,小组讨论的明显优势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包括疑难问题,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能激发学生灵感的方法之一。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人合作才能完成,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建立起共同促进的学习心态。如果教师不能把机会平均给每一位学生,那么小组讨论会打击一部分想发言但是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样地,如果教师不能平等对待学生,优劣分明,那么受伤的又是一部分同学,以致出现“独白”的场面,教师也要考虑到机会的公平性,要鼓励全体学生,相信全体学生,给所有学生加一点勇气,只有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下,小组讨论方能有效实施。

    2.2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乏对“有效教学”理念的深刻理解,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涵:案例五:在《罗马人的法律》一课中,教师讲解完罗马人的法律内容,之后问到“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说答案就在书上,请学生找一找,并大声念出来。确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好找,但是由于历史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出其本质,这样为落实知识点,而忽略了对其概念及本质的探求,也不是有效教学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的最终体现。

    有效教学设计最明显地体现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上,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不同教学目标内在联系加以有机整合,避免顾此失彼。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零星的考试知识点,使教学过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认为只要学生能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出来就是达到了讨论的目的,不顾真正有效的涵义,同时也忽视了历史教学的原则之一,即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因此,历史教学过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教学设计在最有限的时间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

    2.3 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限制了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延伸性发展,使有效教学打折扣:案例六:在《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教师在讲解罗斯福为缓解经济危机出台的内容和措施的时候,设计以上几个探究问题,作为小组讨论的导向。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加以肯定,但是在分析到第二个措施,即恢复工农业生产时,有学生不理解“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说“既然当时美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曾令强

  • 下一篇文章:如何在实践中对美术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与利用 王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孙雅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孙雅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
  • ››高考生物图形和图表信息题的解答策...
  • ››从改革开放30年高考作文题目看高考...
  • ››叶松庆:关于当代女中学生的价值观现...
  • ››浅析改革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 培养...
  • ››浅析对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
  • ››浅析非语言方式的作用及其在课堂教...
  • ››谈美术类考生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施淑...
  • ››浅谈高中人物速写教学 李玉芳
  •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升华美术教学
  •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孙雅...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