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学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 【字体: 】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41:35   点击数:[]    

同的课程中相互重复现象很是普遍。近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教材,注意了知识和方法的系统 性,吸收了一些新资料和方法,内容结构趋向科学合理,但也存在资料陈旧、内容前后重复、层 次不清等缺陷.

教材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精炼,组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学科发展 的新动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自然地理学教材修订应从“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 加强学科内容融合,进行综合研究;应将系统的观点、区域的观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观 点、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的思路与方法贯穿于学科教材体系中;根据区域人口、资源、环境 和发展研究成果与技术,适当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或开设系列新课程;适当补充和更新与实践 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强化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内容.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0] 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教学目标是验证与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 概念和理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野外地理工作和室内地理分析的能力和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地”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专业理论知识印证(主要包括 自然地理学基本要素的概念、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和区域人地关系等方面的学习和认知),地理 科学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现象观察能力、运用地图学、遥感图像分析、地理 信息系统等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技能的培养、地理科学思维培养),地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要 包括学生行为习惯,世界观和人地观教育)等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常规的自然地 理学实验、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综合性的野外考察、区域专题调查等.
    随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必须 进行合理的选择与组合。从创新教育着手,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为核心,充分体现 科学性与探索性,剔除部分低层次的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
    处理好基本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既要体现纵向知识的相互联系,又要体现横向知识 的相互渗透,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方法创新是课程建设的支撑,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思想的实现和教 学效果的发挥。在教学形式上的基本设想是: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实验实习、课堂讨论等教 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采用网络教学,创造一种师生互动、相互启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激 情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验实习教学模式改革:重新整合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开出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野外 实习教学采用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告之观测点、路线和地理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观测—学 生现场讨论—教师典型现象剖析—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模式,改变教师的定点讲 解,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编写实习报告的教学模式.
    (六)改进考核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地考察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体系 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考试方法和成绩评定的基本思路:建立科学地 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实行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在课程总成绩 中,适当加大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实验等考核的比重。校外实践考核评价主要考核 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实地考察的工作情况和实习报告等,并对在实习过程 中有创见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 新。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重视自然地理思维过程的培养。其次要从地球系统科学及全球变化 研究的角度革新教学理论、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构建新的 成绩评价体系,这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中心工作。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然地 理学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化,张小咏,赵军·关于高等学校地理专业自然地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3, 26 (2): 201-203· 
[2]苏英·高师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8 (6): 71-74· 
[3]赵捷·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对接研究[J]·阴山学刊, 2006, 20 (1): 32-34· 
[4]王建,张茂恒,白世彪,等·“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4): 66- 69· 
[5]陈国生,陈修颖·高师本科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优化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4 (6): 75-79· 
[6]孙根年,黄春长·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8 (1): 114-118· 
[7]李晴·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9 (3): 373-375· [8]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等·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 2003, 58 (1): 9-15· 
[9]何彤慧,李龙堂,李晨,等·自然地理学教材体系的变动与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 2003 (5): 35-39· 
[10]刘富刚·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 2005, 28 (1): 52-54·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 下一篇文章:新时期教师队伍管理应突出师德建设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
  • ››关于新理念观照下的评语创新
  • ››关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 ››关于欧洲远程教育“国际课程交流”...
  • ››关于国外远程教育合作研究的现状
  •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创设“问题情境...
  • ››关于教师绰号:尴尬中的教育价值分...
  • ››新时期教师队伍管理应突出师德建设...
  •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 ››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