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氛围,或严肃,或轻松愉快,他们随时调整以适应这一临场需要。有一次上课,我见学生默不做声,气氛非常严肃,课堂提问无人以对,于是就换了另一种方式,用游戏的形式和学生交流,结果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个个争先发言,这样我因势把他们引到课文分析上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恰到好处方能有效,否则其课就成了“非驴非马”,只会招来满堂哄笑,也就失去了本义。培养学生答问能力,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乐意参加,也容易接受,无疑是一剂良药。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辩论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以达到我们的预计目的。 六、注重教师示范性作用 培养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示范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特别要求语文教师能说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在语言的规范性上做出表率。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普通话教学中难免夹杂有地方方言,这就需要我们化大的力气,力求减少朗读的差误,以免使学生造成错觉或误解,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影响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具体性的指导。平时我们所说的学生语言表达如何的差,其实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从哪些角度回答问题,如何组织语言,问题的内在联系等都需要认真的指导与训练。还有,教师的课外语言表达(诸如与学生谈话、上台讲演、集队训话等)也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是深远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初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做得好,不仅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为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带来积极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此方面下一番功夫,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