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
|||||
儿童画教学之我见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34:19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儿童画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总是以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一味地注重绘画的结果,忽视了绘画过程的普遍现象,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画教学。 关键词:学习兴趣、想象力、观察生活、尊重童趣、人文色彩 赫伯特·里德曾说:“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都存在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们一直在画画。”那么,儿童所画的画是否就称为儿童画呢?儿童画一般是指以儿童为创作者所完成的绘画,它是儿童依年龄的成长与生活体验,通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并结合手、眼、脑的协同作用,所画下具有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对自然或社会观察意涵的视觉符号。所以,儿童画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图像,它应该是自由欢快、轻松自然的,它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包袱,它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是人类艺术的一种原始感觉。 但是,当今少儿展览会上的儿童画作品,似乎有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一幅幅作品好像小孩在说大人话。乍一看,精彩纷呈。可是,细细地观察却发现大部分的作品几乎都只是在技法上做文章,很少考虑作品本身所揭示的一种儿童所表现的内涵和心理感受。纵观目前儿童画教学,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总是以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 某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画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摹。这种现象在家长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为什么这种不利倾向能够长期地较为普遍地影响着许多家长呢?我们设身处地地分析一下家长的心态,一般来说,大家是把孩子画画看作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衡量儿童画这种能力的主要标准在于“像不像”、“美不美”和“行不行”。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比较,以与实物形象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所谓“美不美”是指用成人的审美观点来评价孩子的画,以符合或接近成人画的标准者为“美”,否则为“不美”;所谓“行不行”是指以成人画的画法来要求儿童,近于成人的技能技巧者为“行”,反之为“不行”。当然,不仅仅是家长,有些教师也是采用机械化的训练,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不管年龄的大小,一律都是用统一的指挥棒来指挥。其结果,将小孩的教育变成了“大人化”,儿童作品简直成了大人的翻版。我曾见过这样一个可笑的镜头:上级来了文件要举办儿童美术作品比赛。这下子可忙坏了老师们!你瞧,他们立刻耍出自己的“绝招”:马上停下课来,搬出了许多儿童画册,拼命的找范画,老师先将铅笔定好稿,再指导学生来按照老师规定的范画色彩来涂色,一点都不允许出界。如果老师面对如此多的学生无法顾及过来的话,就要求家长来帮忙,布置了参赛的作品“任务”让家长来协助完成。家长不会画的就要求家长到课外请美术老师来速成辅导创作。基本上画好了,老师再将其集中在一起补充和修改,甚至非常象原画才算满意。果然,这样的画参加了比赛还得了大奖呢! 像这样的现象,我想并非少数,可以说已经将我们的儿童教育艺术引入了歧途,可以说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悲哀。 二、一味地注重绘画的结果,忽视了绘画的过程。 人们拿起一幅儿童画会轻易地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一番。评者不经意,但对孩子本人却有很大的影响。有的教师和家长给幼儿的图画评分,这是不可取的做法。成人以自己的标准制定了100、90、80、70的尺子,给孩子的图画打上“好”与“不好”的烙印,可是孩子一点儿也不了解高低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实,从表面上评“好看”、“不好看”也好,给儿童画评分也好,都是简单地从画面上评价孩子们的画,是单纯重视绘画结果的表现。 诚然,儿童画的确是儿童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它是儿童自我表现能力的体现,它反映着儿童本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儿童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它的发展需要成人的关注,也需要成人的帮助。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教给他知识还重要,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积极的感情是指兴奋、愉快、欢乐等等。人对所参与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意识,就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满怀兴趣,总是以无法比拟的热情和兴趣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生活,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当他们还不能用具体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便借助于各种材料乱画,试图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培养学习兴趣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这里“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的信心,要重视学生成功感的培养。成功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成功感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比赛,适当竞争,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不失为一条捷径。学生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这种关系应该是亲密、和睦、诚实、信任和开放的. 二、启发儿童绘画的想象力 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是丰富和发展思维想象能力最佳的年龄段。”人是根据形象思维活动的生物,儿童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在孩子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眼。他们的世界广大而自由:月亮上能荡秋千;动物可以开音乐会;恐龙从侏罗纪来到现代社会;连老爷爷脸上的皱纹都可以用熨斗熨得年轻……孩子们的天真、好奇、热情常常让大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跟成人受社会习俗制约的生存空间及受理智理念控制的思维空间相比,孩子们的世界广得叫人憧憬,美得让人流连。 #M'C"F!]6B'z1z)~7G0}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考篆刻什么是艺术?绝大多数孩子无法用语言来回答,然而就在他们举手投足之间,在他们不经意挥洒涂抹之时,真正的艺术便诞生了——这就是艺术,属于孩子的艺术(儿童画)。 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是绘画的基础,而创造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绘画对象的美,体会所画东西美在何处,并对绘画对象进行提炼,丰富他们头脑中的绘画形象。!T7y+l/u(c"v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考,篆如画《我的家庭》时,我让学生提前回家观察自己家庭的陈设、色彩等特征。上课时,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家庭:熟悉的家具、生活用品。他们在这个温暖而舒适的家庭里成长、生活、学习,这里还有他们最亲近的人……这样,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绘画中的家庭很有特色。表现出的作品,从风格到色彩都较古朴、浑厚、稳重,有些作品时代气息浓,颜色典雅、谐调;有的色彩很鲜明,给人以明快、朝气蓬勃的感觉。 四、要保护童心,尊重童趣,要体现儿童画自身的特点 儿童画的原始状态是自由的涂鸦,自从他们有点感觉开始,就会运用线条或者色彩来非常自由地、轻松地、甚至放肆地“涂鸦”。这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感觉,是最难得的童心流露,是最原始的创造活动!尽管在有些大人的眼里简直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