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对蒋介石、对四大家族和官僚资本的文章,国民党对他恨之入骨。1948年秋马寅初就被中共接到香港、然后转道抵达解放区。他的那些抨击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文章并没有影响他的当选。中央研究院在人文组候选人的评语中对他的介绍是:“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及财政金融等问题。”(见李扬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史》,第143页,中国科学出版社)
[6] 1949年5月30日,竺可桢在上海见到陈毅,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渠曾阅研究院院士录,见有郭沫若之名,知研究院之能兼收并蓄”。见《竺可桢日记》,第2册,第1257页,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
[7] 例如,张忠绂曾是胡适做驻美大使时身边的两个助手之一,但提名时胡适并未推荐他,张忠绂因别人的推荐但并未当选。还有潘光旦也未当选。 [8] 这个名单是如下:哲学,吴敬恒、汤用彤、金岳霖;中国文学,沈兼士、杨树达、傅增湘;史学,张元济、陈垣、陈寅恪、傅斯年;语言学,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考古学及艺术史,董作宾、郭沫若、李济、梁思成;人文地理民族学,想不出人名。见《胡适日记》手稿本第15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9] 是中国文学领域的沈兼士和傅增湘。 [10] 《胡适日记》的记载显示,郭沫若在他的提名名单当中。 [11]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观察》周刊,第5卷第14期,第3页。 [12] 刘潞,“刘大年忆郭沫若”,《百年潮》,1998年第4期,第61页。 [13] 他们是丁声树、千家驹、于光远、尹达、王力、王亚南、王学文、向达、艾思奇、何其芳、吴玉章、吴晗、吕淑湘、吕振羽、李亚农、李达、李俨、杜国庠、沈志远、狄超白、周扬、季羡林、金岳霖、侯外庐、胡乔木、胡绳、范文澜、茅盾、夏鼐、马寅初、马叙伦、张如心、张稼夫、许涤新、郭大力、郭沫若、陈伯达、陈垣、陈寅恪、陈望道、陈翰笙、陶孟和、汤用彤、冯友兰、冯至、冯定、黄松龄、杨树达、杨献珍、刘大年、潘梓年、翦伯赞、邓拓、郑振铎、黎锦熙、钱俊瑞、骆耕漠、包尔汉、薛暮桥、魏建功、罗常培。
[14] 《一九五六年人民手册》,第572页,《大公报》社。 [15] 未成为学部委员的人文组院士包括如张元济、柳诒徵、余嘉锡(1955年逝世)、陈达、周鲠生、钱端升、顾颉刚、梁思永(1954年逝世)。 [16] 桂裕芳译,《自由交流》,第53页,三联书店。 [17] 顾潮,《顾颉刚年谱》,第35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 [18] 《竺可桢日记》,第3册,第568页,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 [19] 《庚申忆逝》,13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20] 《杨尚昆日记》上册,第19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 [21] 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第415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12月。 [22] 李真真,“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筹备与建立”,《自然辨证法通讯》,1992年第4期,46页。 [23] 江西庐山植物园,《胡先蚨、秦人昌、陈封怀生平简介汇编》,第12页,1994年8月。 [24] 即现在庐山植物园工作的胡宗刚先生,他是研究胡先蚨生平的专家,曾编过胡先蚨年谱。他的这段话载于胡宗刚的一篇文章,此文尚未发表。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