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
|||||
行为引导型教学理念在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27:06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一堂好的实训课在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教学 关键能力 职业教育 实训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今天的社会中,随着靠熟练动作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越来越多地被机械生产所替代,诊断和维修等复杂作业岗位和以心智技能为主的劳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现代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跨越,即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跨越,由动作技能型向心智技能型跨越和由蓝领劳动者向白领劳动者跨越。这就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属于不同岗位、甚至多种职业的技能和知识。而这又对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一堂好的实训课在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特定的手段,依靠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和不同的需要,创造并系统地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其中特别是德国的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职业教育在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行,效果极佳。 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理论,下面就行为引导型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如下阐述。一堂好的实训课在教学组织上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实训前的考勤 在实训课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实训工位,实训指导教师首先会进行考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小、且程序化的过程,但它却是实训指导教师了解、把握每一位参加实训学生思想、身心状况和锻炼学生关键能力的绝佳机会。特别是当学生第一次参加实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看上去很小、且程序化的“点名”考勤过程,用简短的“自我介绍”来代替。 具体说明如下: 1.根据实训工位的条件,学生或围座或站立在指导教师的边上; 2.每位学生“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60秒钟以内,指导教师可不必向学生说明; 3.自我介绍时学生可按座谈的方式或站立的方式; 4.指导教师开场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各位同学好!我想认识一下你们,请做一下简短的自我介绍吧!来,你先开始。”或“很高兴见到你们!来,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然后用手示意第一位学生; 5.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用鼓励的眼神,自然的面对每一位学生; 6.在必要时指导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调节和控制过程中的气氛。 可以看的出来,尽管学生在进入实训工位后心里充满了好奇、刺激,并且还不时的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感觉,但他还必须在教师的示意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忽如其来的“自我介绍”。对于学生而言,这犹如做商品广告,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客户”的需要,要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不但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将这种美好的印象长久的保存下来。 这一过程大概会用上5~8分钟时间,而这5~8分钟的时间里,锻炼了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角色转换能力、即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同时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一是在这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以后的实训中会更加努力的表现出优秀的品质,当然,当他们表现一般时,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优秀的表现进行激励;二是在这过程中表现一般或不好的学生,在以后的实训中会更努力的通过实训这个平台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当然,这要求他具有足够的上进心。 用“自我介绍”代替在实训课中的考勤只是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学生的关键能力。那么,在以后的实训考勤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一句话体会”、“一句话心得”等多种形式,来代替考勤,丰富教学。 二、实训前的问题探讨 考勤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该利用探讨性的问题如“我们来实训的目的是什么?”、“实训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等问题提问学生。 具体说明如下: 1.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不经意间提问; 2.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要注意对象的层次; 3.提问后,指导教师要用审视的眼神轻轻来回扫过每一位学生; 4.当有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时,指导教师要用肯定的语气加以鼓励,并要示意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5.对于提出的问题如学生表现出沉默,则沉默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得超过10秒钟,必要时要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答案; 6.指导教师要肯定的去重复好的答案,给说出答案者以真诚的赞赏; 7.在必要时指导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调节和控制过程中的气氛。 这一过程大概会用去5~8分钟时间,其关键在于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后,问题的答案必须由学生自己回答出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到品质优秀的学生──就是那些对问题反映快、表达清楚、表现敏感的学生。短时间内发现品质优秀的学生对我们的教学管理是有很大帮助的。 问题探讨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把实训要求在头脑中进行强化,深入到他们的思想,成为潜意识的东西,这一过程是为后面的实训安全与纪律教育打基础的。 三、实训安全与纪律教育 当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指导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对实训安全和实训纪律的思考,这是实训课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 具体说明如下: 1.指导教师首先介绍实训工位的位置、布局,引导学生进行安全、纪律的思考,最后进行讲解并再次强调; 2.其次,指导教师介绍实训工位内的工量具、教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使用注意事项,并通过示范操作再次强调安全与纪律; 3.最后,指导教师根据本实训工位的工作特点,介绍安全作业规程和职业道德要求; 4.此过程以指导教师讲解、示范为主,但允许学生随时提问; 5.在必要时指导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调节和控制过程中的气氛。 此过程根据实训工量具、设备和教具的复杂程度大概用时为10~30分钟。其关键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解说、示范和引导,掌握实训有关的安全、纪律注意事项,为主课教学管理安全打好基础。 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本实训小组中选出一位同学,来担任安全纪律小组长,并负责安排实训工位的卫生值日工作。 四、实训主课教学 当学生是第一次进入本实训工位,一般在实训课开始的20~45分钟后,我们进入主课教学阶段。这一过程的进行完全依赖于学生对实训安全纪律的了解和遵守。主课教学一般以教师示范教学为主。 具体说明如下: 1.指导教师示范操作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学生可呈扇形在教师周围观看; 2.示范操作时,指导教师必须穿插说明操作要领; 3.一个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不超过45分钟,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划分; 4.根据小组学生数量,可安排多个教学内容,以使在之后的分组练习中,每位学生都有练习的项目; 5.在必要时指导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调节和控制过程中的气氛。 此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大概用时为10~45分钟。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向学生操作、示范并讲解实训内容,以使每位学生清楚的了解本堂实训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指导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后进学生的听课纪律,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下达任务书 当指导教师主课内容讲授完毕,即进入学生操作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