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现代研究型医院建设需要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如何科学规划、管理已成为医院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本文针对目前 医院科研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结合工作实际论述科研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型医院科研平台建设管理提 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医院管理;科研课题管理
Abstract:Development of modern academic hospitals needs the support of a good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However,the key point is to make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plan of it.Th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solution of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i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certain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ch a platform in academic hospitals. Key words:Hospital Administration;Research Programs Management
科研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是医院科 技创新发展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不 断深入,科研平台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地位和作 用日益凸显,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科技支撑、学科 建设、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正成为新形势下研 究型医院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我院在科研平 台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紧贴临床需求,从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 初步探讨. 1研究型医院科研平台建设的特点与指导思想 研究型医院是以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为基本任 务,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突出优势,以创新性科学 研究为重要使命,以制定和修订临床医学标准和 规范为水平标志的大型综合型医院 [1] 。其主要特征 之一就是拥有一流的医学实验室及先进的仪器设 备,能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创新性 研究成果。当前,科学研究水平已成为衡量研究 型医院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科研平台建设 水平直接关系着科学研究的质量,制约着研究型 医院的发展。科研平台建设应立足实际、着眼长 远,通过院内资源整合,加强院际协作,拓展国 际空间,以“大科研”观念,高度共享,充分发 挥平台集聚优秀人才、促进学科交叉、服务临床 科研的重要作用. 2研究型医院科研平台建设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型医院科研平台基本上是按临床 专业独立设置,各平台隶属科室管理 [2] 。随着医学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以科为主”的管理 体制显露出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实验技术力量分散、总体业务水平不高、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不同科室间相同实验设备重复配置,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仪器设备使用分散,平台总体装 备水平不高 [3] ;平台间条块分割,工作上难以整体 协调,学科间很难相互渗透,交流存在障碍,综 合实力大打折扣,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充分对外 开放等。这些问题与迅猛增长的临床科研需求形成了突出矛盾,科研平台从管理模式、建设规模、 功能定位、技术水平、人才需求等方面都远远不 能满足研究型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3研究型医院科研平台建设的思路 3.1创新思路,实现平台建设跨越式发展 1)科 学规划,分类建设。医院科研平台分为专用和公 用两类。专用平台应着眼本专业、本学科发展方 向,重点开展疾病基础、临床新技术新业务等专 业研究;公用平台着眼为临床、基础提供先进技 术支撑和高水平科研服务,重点开展基础实验技 术研究 [4] 。2)建章立制,科学管理。依据学科发 展方向及特色可科学谋划,从长远发展角度做好 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的有序衔接, 重点培育优秀平台,目前已建成全军医学专业重 点实验室8个,积极筹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 作,制定并完善了《解放军总医院加强科技创新 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安 全管理规则》及各类规章制度,推进了平台建设 的规范化、制度化。3)把握机遇,跨越发展。我 们借助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在国内率先引进了 小动物CT、PET、手术机器人、磁导航、OCT、 动物内窥镜系统等国际一流科技装备,开展相关 研究,在肿瘤临床研究、生物力学、神经认知功能、 冠脉疾病临床研究、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等研究方 向抢占先机,成功实现了科研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3.2借力发展,建设大科研共享平台 1)加强整 合,深挖内部潜力。我们从调整科研结构入手, 整合基础医学研究所,以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实验 室为龙头、军队重点实验室为骨干,打造专科平 台;以学科交叉为方向,设置肿瘤、微创、组织 工程、转化医学等多中心共享平台;对医学仪器 测试中心、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 医学信息中心等基础性、公用性的平台加大投资、 管理和开放力度,发掘潜力、提升效率。2)就近 取材,发挥地域优势。与周边大学、科研院所建 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通过与军事医学科学院 仪器设备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全面提升 了我院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平台 水平。3)放眼世界,打造国际平台。通过科研合 作、人员互访、设备共享等方式,与美国哈佛大学、 布法罗大学、密歇根大学、辛辛那提遗传研究所、 美国GE公司、德国洪堡大学、尼米兹医院、英国 剑桥Wellcom Trust Sanger研究所、加拿大Alberta 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关西大学等著 名机构建立稳固联系,全面掌握生物医学领域发 展的新趋势、新技术,为开展高水平科研提供国 际平台支撑。4)拓展社会资源,开展有偿服务. 科研平台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公益性强 [5] ,调动 社会资源弥补医院建设基金不足。2005年起,我 们瞄准临床肿瘤生物治疗方向,通过合作引资等方 式先后建立5个肿瘤生物治疗GLP实验室,在开展 临床服务的同时,显著改善了基础科研条件,大幅 提高了肿瘤、干细胞、细胞免疫等方面研究水平, 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 3.3广开渠道,建设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1)依 托大平台,培养科研人才。医院以重大科研项目 为牵引,组建交叉学科研究团队,营造宽松和谐 的学术氛围培养人才。如以院所合一的建设模式, 在骨科、肾脏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老年医 学研究所等重点学科基础上,临床与基础相结合, 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新型临床科研复 合型人才,为科研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 基础。2)引进专家,提升团队水平。2009年我院 整合肿瘤内科、血液科、介入放射科、超声介入 科、肿瘤外科、放疗科,打造肿瘤研究一体化平 台,引进了肿瘤研究专家郭亚军教授及其团队, 极大地加强了我院肿瘤科研实力,形成新的科研 创新亮点。3)招聘大技师,优化技术队伍。技术 人员的任务已跳出简单操作的范畴,通过技术创 新、科学研究,拓展仪器设备功能、指导科学研 究已成为对技术人员的普遍要求。为适应这一需 求,我们正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拟吸纳一批优秀 的技术专家,为临床、科研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撑, 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队伍. 参考文献 1秦银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05, 9(10):1-4. 2张文桂.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2):7-9. 3董敏,王粤,郭鹏飞.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的现状案例分析[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1):60-61. 4李大鹏,刘文清,王永清,等.军队医院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 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3):283-284. 5李英道,曹莹.实验室多元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 与管理,2006,23(10):119-120.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