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政治论文政治教育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顾友仁      ★★★ 【字体: 】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顾友仁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0 19:47:07   点击数:[]    

在方式的选择”;而狭义的文化选择,则“是指文化环境发生改变时,关于文化改造与发展的态度、取向及行为的设计”[6]。从上述文化选择的定义来看,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很明显是属于狭义的文化选择的范畴,它是指特定的阶级、政党和国家依照一定时期民族、社会抑或政治的需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制定并实施的,“对某种或某部分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或排斥与舍弃”[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尺度来进行。如此,方能保持其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正确且恰切的文化选择,无疑将有助于受教育主体迅速而有效地领会与吸收特定的思想政治文化,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政治意识之中,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切实提高,并由此极大地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有学者曾经为教育的文化选择确定了四个尺度,即民族的、科学的、社会发展的以及教育的尺度。其中,民族的尺度,即选择“浓缩了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是在这些原则中间居于第一位的主要因素[6],民族传统文化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是决定特定民族或国家的教育事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作为教育事业文化选择指导原则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毫无疑问地成为其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必须加以遵循的根本准则。而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来说,民族的尺度则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五千年从未断绝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而且,其本身即是一种崇德型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数千年中,传统道德文化始终在其中居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并发挥出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作用[7]。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以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为主线的。而传统的道德要求又往往是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灌输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广泛接受和遵循的,这就使得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极为浓厚,并进而形成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密切整合的“文化化人”和“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这种良好传统的形成和逐步发展,使得强调善行,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陶冶美好的精神情操,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理想和道德定位。在长达数千年的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及“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所蕴涵的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还是后来所出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所折射出的自强宽厚心态;无论是“泛爱众,而亲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中所彰显的博爱无私情怀,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所体现出的深沉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等,都是这种社会理想和道德定位的体现。

    而正是这些社会道德理想的存在和不断强化,使得中华民族表现出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自信、自豪的情感和精神品格也因此而逐渐成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也是党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属性的本质体现,这是任何了解和正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然而,毋庸置疑,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内,由于民族和国家所面临之苦痛的国际情势以及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等多重因素的客观存在,人们对于这一显见的道理却熟视无睹,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从而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过程。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以“耻辱”和“落魄”而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的。为了救亡图存,“五四”精英们在一系列的探索失败以后,开始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传统文化。“五四”反传统大潮的反复冲刷,加之从民国时代开始实施的以中小学“废除读经”为标志的传统文化隔离政策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制度效应[8],使得我国现代历史上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遭受了重大的挫折。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党的八大的召开,确立了传统文化在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地位,从而为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客观地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模式”在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以及接踵而至的10年“文革”的横扫“封、资、修”和大破“四旧”的粗暴行径,使传统文化的处境不但没有能够得到根本改善,反而几乎遭致灭顶之灾。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使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而党和国家适时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略,也使这一时代传统文化的地位有所改善。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改善很快便被随着国门打开而强势涌入的西方文化所消解。更有甚者,在以西方文化话语霸权为标志的80年代后期的“全盘西化”思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因再次成为文化学术界攻击的对象而备尝磨难。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伟大的中国人民所创造的近现代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文脉汩汩流淌,世代传承,并始终成为世界民族文化长河中之亮丽的风景线。

    值得提出的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当国内反传统的政治运动汹涌澎湃之时,同样是在东方,同属儒学文化圈的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却开始快速崛起。工业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使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价值。与此同时,随着建立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进入后工业时代时的一系列道德危机的出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意义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阐释。

    这种世界性的传统文化热潮也在我国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并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波及整个文化、学术和教育界的“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而且,这种国学热潮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不但热度不减,而且因为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民间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而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客观地说,就文化形态本身的性质而言,西方也有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之内在的精华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也需要我们去以科学的态度加以选择和借鉴。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目前,全国范围的传统文化热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新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文化抉择,那就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以弘扬和创造性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古今中西文化成果的历史性融通为路径,通过返“本”以求开“新”,通过会通,以求境界的提升,沿着党和国家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期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信仰坚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视野开阔的治国平天下之才,并进而为中华民族最终建构起立足传统、传承美德、放眼天下、止于至善的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2]楼宇烈.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翟小利

  • 下一篇文章:建国以来党的多党合作理论发展的伟大历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顾友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选择 顾友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
  •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翟小...
  • ››政工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
  • ››浅谈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及其在...
  • ››孔子"仁"的思想对于思想...
  • ››浅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
  •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高彩霞
  •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四个创新 王荣强...
  • ››浅议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王文平
  •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
  • ››我国当代社会的传播分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